滬做實基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17-12-26 10:49:4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申城堅持黨建引領做實基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力量下沉,打通社區“最後一公里”

  社區事務“全市通辦”全市已建成219個覆蓋街鎮的社區政務服務平臺,明年起全面推行“全市通辦”,打破戶籍地或居住地限制,居民在全市任何一個街鎮中心均能申請辦理事務,讓數據多跑腿、居民少跑腿

  近日,靜安區華沁居民區的上千戶居民嘗到了“社區分析工具”的甜頭。通過這套工具,居委會了解到,不少居民抱怨菜場離家有點遠。而在社區資源排摸時,居委會又發現了一家能夠提供“蔬菜進社區公益服務”的企業。於是,需求和資源“連上了”。靜安區創新推出這套工具,將信息、資源、需求通過數據化的方式呈現,實現了社區精準服務。

  這樣的精準服務,如今在申城城鄉社區處處可見。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自2014年市委一號課題“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提出以來,上海堅持黨建引領,做實基層,持續推動城鄉社區治理逐步向精準治理、協同治理、專業治理轉變。服務居民,打通社區“最後一公里”,申城創新社會治理涌現新氣象。

  為民服務不“卡殼”

  “儂好呀!儂是居委幹部嗎?”一個週六的上午,兩位居民來到虹口區嘉興街道榆蘭居委會,居委會負責衛生和婦代工作的幹部周美華熱情迎上前。原來,居民區實施“平改坡”工程,一些居民前來詢問,周美華都一一解答。

  以往,居委幹部分工明確,相互不串線,這些壁壘無形中增加了居民的麻煩。如今“一趟頭”把問題全解決,得益於虹口區推出的居委工作“全崗通”新機制。具體説來,就是“一崗多能、全崗都通”,具備全方位服務群眾的能力,老百姓辦事不“卡殼”。

  居村是為民服務的第一現場,本市在連接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攻難題、補短板、破瓶頸,做實服務。

  隨著本市街道體制改革的推進,資源力量下沉,城管執法、房辦、綠化市容等力量的指揮調度、考核監督下放給街道。在基層黨組織統籌協調下,回應群眾訴求更加迅捷,一些治理頑症迎刃而解。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全市已建成219個覆蓋街鎮的社區政務服務平臺,明年起全面推行“全市通辦”,通過部門系統優化、流程再造或“收受分離”,打破戶籍地或居住地限制,居民在全市任何一個街鎮中心均能申請辦理事務,讓數據多跑腿、居民少跑腿。

  政府適當“退一步”

  基層社會越是複雜多樣,越需要激發多方參與的活力。政府適當“退一步”,給居民共治自治和社會組織出力留下了“施展拳腳”的廣闊空間。

  在徐匯,“綠主婦”小有名氣。近年來,上海建立了一大批像徐匯“綠主婦”、浦東“戴老師議事廳”這樣的自治載體,形成了更具包容性、開放性和靈活性的協商議事平臺,也出現了更多順應新時期居民交往互動方式的新做法。

  信息社會裏,人們的互動軌跡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基層幹部反映,再像以往那樣依靠“敲百家門”“走樓串巷”服務群眾已力不從心。在寶山,“社區通”讓這樣的情形逐漸改變。每個小區都有獨立二維碼,居民只要微信掃碼,就能註冊成為用戶,在社區公告、互助、閒置物品等板塊,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務。居民在“社區通”發帖反映問題,多方聯動解決了小區充電樁安裝、整治“廣場變菜場”等問題。

  在創新社會治理的過程中,社會組織成為社區共治與自治中的一支專業力量。在楊浦、嘉定、閔行等區,一些社會組織“紮根”社區,為居民提供專業的健康、文化等服務。

  近年來,本市社會組織快速增長。2012年以來,全市社會組織增加近4000家,年均增長率為7.2%,本市每萬名戶籍人口擁有社會組織數達到9.8個,而全國平均數為5.1個。截至2017年8月底,全市經民政部門核準登記的社會組織已超過1.4萬家。

  “新鮮血液”進社區

  社區治理的成效如何,幹事的人是決定性因素,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社區基層隊伍至關重要。

  目前,全市建成一支4.6萬人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大專以上學歷82%,平均年齡38歲,35歲以下社區工作者超過45%。一大批優秀人才投身社區,紮根社區。

  為了持續推動創新社會治理,本市把各個部門支持社區的政策、投向社區的資金、面向社區的項目整合起來、統籌使用,發揮好“三筆資金”效用。用好“財政資金”,全市每個居民委員會工作經費每年不低於10萬元、黨建專項經費每年不低於10萬元,村民委員會辦公和基本公共服務經費每年高於50萬元。用活“社區發展基金”,在財政資金以外形成一個社會資金的“蓄水池”,扶持自下而上産生的項目,一般每年不低於10萬元。用足“自治金”,鼓勵街鎮設立“自治金”,支持居民自治項目,撬動居民參與熱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