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創世神話——互聯網藝術大展”在滬開幕

2018-01-02 15:50:3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分享到: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消息(鄒瑞玥):想與群神徜徉在神話故事場景中嗎?VR虛擬現實技術、AR增強現實技術將為人機交互創造的一種新的可能。和后羿一起射日,和女媧一起補天,和神農一起嘗百草,在這裡因為互聯網而變成可能。

      12月29日,“中華創世神話——互聯網藝術大展”在劉海粟美術館開幕。本次大展分為“混沌”、“神遊”和“創世”三大篇章,共計三十余組作品,涵蓋了繪畫、影像裝置、多媒體等多種藝術形式。

      女媧補天,神農嘗百草,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如何重述中國神話、深化神話對文學藝術的影響,是需要認真對待的課題。

     “互聯網+中華創世神話”是創作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全新形式。如今的互聯網藝術已發展成為以計算機為載體,以網絡技術為支撐,利用計算機硬體、軟體和周邊設備在網絡及移動網絡終端進行藝術創作、展示、傳播與接受、欣賞與互動等活動,這是一種與傳統藝術範疇完全不同的新的藝術形式或門類。

      本次展覽的第一篇章以“混沌”為主題,藝術家從遠古神話中提煉出“水”、“光”、“  電”、“  木”、“  聲”五個意象,構成五個故事單元,進一步衍生出五組思辨話題。五組身份各異的青年藝術家站在現今的時代語境,秉持思辨的態度,以新媒體技術為 觸媒,對主題進行深入的解讀和探討,最後形成個人獨特的形式語匯,搭建起一座關於“遠古與當下”對話的橋梁。在以“神遊”為主題的展廳中,觀眾亦可跟隨自畫作中游出的可見但不可觸碰的魚,展開自己的遊歷經驗,發現伏于山間的“ 奇異事物”。第三篇章“創世”中,藝術家們運用互聯網思維重新演繹了中華創世神話故事。

      藝術展上,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史依弘給觀眾帶來了“中華創世神話”京劇音樂課本劇選段,這是她結合多年京劇教學實踐經驗,探索創作出的京劇音樂課本系列之一。版畫家徐龍寶以木口木刻方式展現了《山海經》中洪荒時代的奇幻景象,是一組技法、構 圖和內涵均超越傳統當代木刻的創新作品。插畫師黃志淩的《 山海經異獸志》更是創意地結合動物聲效,突破中國古代神話表現形式,演繹出新時代版的山海經異獸。

      展廳中還有數件巨制,如青年藝術家一風的“上下五千年”水墨長卷,插畫師宋其金的“創世神話繪卷”,以靜態畫面配合動態光影效果,展現中華民族創世神話浪漫多彩的想像力與史詩般的恢弘氣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推薦的作品“我和女媧一起補天”讓觀眾輕鬆有趣在手機上完成“補天”,上海電影藝術職業學院帶來的用觸摸屏演繹的“神農嘗百草”,以輕黏土與毛氈製作帶來的“卡通異獸家族”將生澀的圖示變得簡單易懂,萬達信息以可視化VR技術實現后羿射日互動體驗,AR增強現實技術將為我們解開“大禹治水”的文字奧秘。  

      星拓傳媒在展廳中上演的多媒體3D舞臺劇《創世神話漫遊記》以動態鏡框展示全息動畫,配合多元化舞臺表現,融合光影的視覺特效,展現神話的藝術魅力,賦予更多四維空間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