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外籍人士辦科技企業享同等待遇

2018-01-09 09:23:28|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浦東上午再推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 國內首創外籍人士辦科技型企業享同等待遇

  新年伊始,繼2018年首個工作日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組合拳”後,1月8日上午,浦東新區再放“大招”,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會同新區組織部、新區商務委推出了服務自貿區建設、促進營商環境優化的“二十條”措施。其中大部分措施全市領先,外籍高層次人才在自貿區創辦科技型企業享受國民待遇的舉措國內首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圖説:浦東新區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新聞通氣會今召開。宋寧華 攝

       外籍高層次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一視同仁

       記者在“二十條”措施中看到,第一條就是“支持持永久居留身份證外籍高層次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外籍高層次人才可憑其持有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創辦科技型企業,與中國籍公民持中國居民身份證作為身份證明創辦企業享受同等待遇。“未來企業在融資、上市等都享受更多便利。”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吳偉平透露。

       其中,“外籍高層次人才”是指由上海市人才部門或浦東新區人才部門等認定的外籍高層次人才。

       浦東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支持持永久居留身份證外籍高層次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在國內屬於首創,有利於引進“外腦”,吸引更多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參與和推動自貿區建設。

       一照多址凸現市場開放度

      “一照多址”改革,也屬自貿區與長寧區在上海市首批試點。措施明確,凡屬自貿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管轄的內資企業,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開設經營範圍不超出母體經營範圍、且不涉及行政許可的分支機構,僅需辦理經營場所備案,無需辦理設立登記。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第一批5家企業辦理了分支機構經營場所備案。上海福商知識産權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設立分支機構要另外登記,至少需要3到4個工作日,現在備案的話可以當場辦理,對企業絕對是利好消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圖説:“徐敏創新服務工作室”揭牌儀式現場。宋寧華 攝

      “兩個當場辦結”“兩證齊發”彰顯自貿區速度

       記者了解到,“二十條”措施中,“推行‘1+1+2’企業登記辦理模式”提出了“兩個當場辦結”的承諾,即對變更類登記事項當場辦結,對使用可選用名稱的企業設立登記當場辦結,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同時,“食品經營許可與酒類零售許可兩證齊發”措施實施後,申請人可一併提交食品經營許可、酒類零售許可的所有材料,遞交的材料由16份減少至11份,辦證週期由8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經許可後一次領取兩證,明顯降低了時間成本,實現讓數據“多走路”、企業“少跑腿”的目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