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化節知識大賽動態展示一年成果

2018-01-09 09:09:00|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市民文化節知識大賽動態展示一年成果 線上線下邂逅傳統文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市民在“藝啟傳承”民俗手造集市上體驗“拓印”技藝。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淮海中路1801號,一幢花園式磚木結構的洋房內琴聲幽幽,一群身著漢服的年輕人一邊欣賞著曼妙的古琴演奏,一邊用手機答題。一場關於傳統文化知識的定向賽日前在多個街區舉行。在《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發佈一週年之際,上海市民文化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大賽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一年來的可喜成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大賽是2017年上海市民文化節唯一一個貫穿全年的賽事。大賽以“講詩團”的成立作為開篇,首批10位“市民導師”深入社區,舉辦詩詞歌賦講座41場,掀起一波傳統文化熱潮。隨後推出的174期線上“每日詩品”,帶領50余萬市民破解古詩密碼、賞析古詩詞,總瀏覽量近300萬次。谷好好、王珮瑜等13位戲曲名家成立的“賞戲團”,則通過以講帶演的方式讓學子們在歡聲笑語中“迷”上戲曲。

  在大賽舉辦過程中,主辦方還免費向市民發放了13000余本中華傳統文化知識讀本,引導市民主動學習、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大賽的線上答題也受到市民的喜愛、關注,參與人數達13萬餘人次。最後從200位決賽選手中決出百位傳統文化知識達人。

  作為大賽的壓軸戲,傳統文化知識定向賽從上海圖書館知識廣場出發,途經幽篁裏古琴藝術中心、土山灣博物館、上海電影博物館、大隱書局、徐光啟紀念館、張樂平故居等文化場所,通過線上答題、線下體驗的方式讓人們再度邂逅傳統文化。在終點站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還有一場以“廿四節氣”為主題的徐匯“藝啟傳承”民俗手造集市。大廳內,瓷刻工藝、木刻油印年曆、絲網印刷等十幾項手工藝可供體驗,舞臺上,漢舞、崑曲、越劇、詩詞唱誦輪番上演。

  在持續整一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大賽中,00後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據統計,參與復賽的300名選手中,00後及10後佔40%。最終13位小選手順利入選百位傳統文化知識達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