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檢發佈“2017十大案例”

2018-01-11 10:53:25|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網上先遞材料 見一面可發證 上海國檢發佈“2017十大案例”

      從每年幾百次跑窗口,到全程網上無紙化審批,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體會到了“互聯網+行政許可”的獲得感。1月10日,上海檢驗檢疫局發佈2017年“十大執法案例”,其中推進國境口岸衛生許可、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機構許可等兩項許可的“證照分離”改革,可以説是簡化優化審批流程、為企業當好“店小二”的最佳體現。

      上午,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貿專員何超雲來到浦東市民中心63號國檢窗口。她説,公司是製造體外診斷試劑的,貨物量小、批次多。“以前每一批貨物都要來提交申請,等一週才能拿證。每年幾百票貨物要來幾百次,既不方便又影響出貨時間。如今,年初時對危險度不高的貨物一次審批,每次出貨網上核銷,真正‘零等待’,企業競爭力大大提高。”她説,去年非洲爆發埃博拉疫情時,公司第二天就把試劑發往非洲,贏得了寶貴時間。

       而對為上海港遊輪提供預包裝食品的上海舜孚商貿發展有限公司來説,智慧化審批也令辦理國境口岸衛生許可證方便了不少。不僅法定時限縮短一半,網上提交材料也使“見一面審批”成為可能。負責人表示,浦東檢驗檢疫局先後2次上門指導,提出3項整改項目,為企業節省“二次改造”費用5萬元。

       據悉,上海國檢“證照分離”改革自2016年起試點,去年1月推廣複製到全市。以國境口岸衛生許可為例,不僅明確審批條件、審批標準41項,且推行“互聯網+許可”無紙化辦理,目前已惠及全市482家國境衛生口岸許可證核發企業,實際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縮短41.75%,辦證結果可預期。

       上海檢驗檢疫局“十大執法案例”

       【案例一】“證照分離”改革惠及482家企業

       上海檢驗檢疫局響應國務院和上海市政府號召,經質檢總局批復同意,將國境口岸衛生許可、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機構許可納入“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精簡、量化審批要求,提升透明度和可預期值,實際辦理時限較法定辦理時限縮短41.75%;構建誠信管理、分類監管、風險監管、聯合懲戒、社會監督五位一體綜合監管體系。2017年將國境口岸衛生許可“證照分離”改革措施複製推廣到全市所有口岸,惠及全市國境口岸482家企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某企業阿聯酋辦事處實時收到並列印原産地證書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攝

       【案例二】上海檢驗檢疫局開展“綠蕾”專項行動

        2017年上海檢驗檢疫局在海、陸、空、郵口岸全面開展“綠蕾3”專項行動,打擊非法攜帶、郵寄種子種苗的行為。一是提前佈局,不斷完善“檢疫官-X光機-檢疫犬”查驗模式。二是利用大數據確定查驗重 點,實施精準打擊。三是主動聯繫聯檢單位,形成把關合力。四是廣泛宣傳,進校園、做節目、建展館,累計開展宣傳教育活動48場,受眾人數逾270萬。多措並舉,構建外來有害生物攔截網。2017“綠蕾3”專項行動共截獲非法進境植物繁殖材料1855批次,2734.58公斤,從中檢測發現有害生物964批次。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櫻桃種苗、多肉植物等非法進境,危害重重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攝

       【案例三】上海檢驗檢疫局督促宜家“馬爾姆”抽屜櫃追溯召回

       2016年,國家風險監測中心上海局分中心通過監測發現,因抽屜櫃存在傾覆風險,並造成3起兒童死亡案例,宜家公司宣佈在北美地區召回2900萬個抽屜櫃。為應對上述産品突發風險,上海局通過約談等形式向企業了解相關情況。同時,組織專項調查小組赴宜家公司相關門店,對國內在售進口抽屜櫃的品質安全風險開展現場調查。2016年7月12日,宜家公司決定在中國市場召回“馬爾姆”系列抽屜櫃,産品數量總計166萬餘件。

      【案例四】上海檢驗檢疫局聯合泛長三角檢驗檢疫部門查處境外機構非法認證

       2017年3月,上海檢驗檢疫局接到舉報,稱某公司未經批准開展管理體系認證。經調查,該公司還涉嫌在其他省市開展非法認證。上海局利用泛長三角地區認證執法聯動監管機制,聯合相關直屬檢驗檢疫局,查明該公司及另一家境外機構非法認證的事實。國家認監委對以上機構未經批准擅自從事認證活動進行了公示。上海局對審核員所在機構實施了行政處罰,並通過國家認監委向中國認證認可協會通報了審核員違規情況。泛長三角六局向12家獲證企業發放了行政提示或警示通報。

      【案例五】浦東檢驗檢疫局張江跨境科創中心生物材料執法模式創新

       張江高科技園區駐有大量生物醫藥企業,被譽為“中國藥谷”。為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浦東檢驗檢疫局優化執法服務體系,創建張江跨境科創監管服務中心,實行365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通關時間縮短至當天完成。在全國率先試點承接審批權,簡化審批材料,實施分批核銷制度;簡化流程,建立“事前産品風險評估+事中事後監管”模式,使低風險、無感染性的生物材料實現口岸快速放行,徹底消除企業研發用生物材料進境週期長的梗阻現象。

      【案例六】上海機場檢驗檢疫局衛生檢疫申報專項執法整治

       2017年初,某航空公司悉尼-上海、莫斯科-上海航班入境時,機組均向檢驗檢疫部門填報“無異常情況”,未將航程中有旅客出現嘔吐、腹瀉症狀的情況向檢驗檢疫部門申報。針對涉事航空公司接連出現隱瞞入境航班有症狀人員的事實,上海機場檢驗檢疫局在2017全年對涉事企業開展包括立案查處、暫停航空器電訊檢疫、暫停中轉航班和公務機檢疫禮遇措施等多項執法舉措在內的檢疫申報專項執法整治。通過專項執法整治,入境航班主動申報同比上升11倍,入境人員傳染病確診病例增長超3倍,有症狀人員得以及時聯繫轉診,有效維護了人民生命健康。

       【案例七】外高橋檢驗檢疫局在進口椰子油中檢出苯並芘超標

       2017年2月,某公司向外高橋檢驗檢疫局申報進口一批原産國為美國的椰子油,貨值52968.96美元。該批椰子油經取樣檢測,苯並芘含量為15.7 ug/kg,超出《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GB 2716-2005)對食用植物油中苯並芘的限量標準(10ug/kg)。2017年6月,該批不合格椰子油經外高橋局監督已全部作退運處理。外高橋局通過上海局向國家質檢總局上報了“進出口食品安全風險信息表”,國家質檢總局于2017年7月31日發佈了2017年第30號風險警示通報,要求各地檢驗檢疫部門督促企業切實履行産品品質安全主體責任並關注美國産椰子油的苯並芘含量。

      【案例八】閔行檢驗檢疫局對某公司進口未經強制性認證産品行政處罰

      閔行檢驗檢疫局接到消費者舉報投訴,稱其購買的某公司進口的網絡記憶體,該産品的強制性産品認證證書發證日期為晚于其購買的日期,該公司涉嫌擅自進口未經認證的強制性認證目錄內商品。經調查,涉案産品實為網絡磁碟機,屬於強製品産品認證範圍。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規定。2017年6月,閔行檢驗檢疫局對該公司作出了行政處罰。該公司將倉庫中剩餘的40台同款産品做退運處理。

      【案例九】洋山檢驗檢疫局查獲出口假冒偽劣商品

       2017年5月14日,上海檢驗檢疫局接到舉報,反映有一批涉嫌假冒偽劣的輕紡製品擬從上海洋山口岸出口至國外。接到舉報信息後,上海局第一時間通知洋山檢驗檢疫局對涉案集裝箱進行布控攔截。經清點,該批涉案産品貨值較大,涉及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經取樣檢測,相關産品均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已達到刑事追訴標準,洋山局已將此案正式移交公安機關偵查。

     【案例十】檢驗檢疫部門助力維修産業發展

      全球維修是指對境外非“中國製造”産品在中國境內開展維修,以延長舊品使用壽命,獲得高附加值;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指標。上海檢驗檢疫局外高橋保稅區辦事處在全國範圍內率先試點全球維修監管新模式,針對某企業亞太物流運營分撥中心的內燃機車舊備件的維修業務,通過能力評估、預檢驗、電子化信息溯源等手段實現全過程監管。這一監管模式創新,跨越了橫亙在市場需求與傳統監管要求及準入條件限制之間的障礙。2017年10月,質檢總局印發通知,該項制度作為自貿試驗區首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政策得以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