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葡舞者攜手舞動“春之祭典”丹尼爾·卡多索將攜葡萄牙庫倫舞蹈團獻演東藝
以細膩精緻的高水準舞蹈作品而著稱的葡萄牙庫倫舞蹈團,將於本月下旬再度造訪東方藝術中心,獻演中葡聯合製作版現代舞劇《春之祭》。(東藝供圖)
以細膩精緻的高水準舞蹈著稱的葡萄牙庫倫舞蹈團將在藝術總監、編舞家丹尼爾·卡多索的帶領下,于本月下旬造訪東方藝術中心,獻演中葡聯合製作版現代舞劇《春之祭》。該版“春之祭典”在原作基礎上進行了創新,並引入不少具有中國氣韻的舞蹈元素,將帶給申城觀眾不同以往的審美體驗。
由斯特拉文斯基譜曲、尼金斯基編舞的芭蕾舞劇《春之祭》,被許多人視為現代舞誕生的符號。該劇音樂在節奏、和聲等諸多方面都與古典主義音樂分道揚鑣,因而在1913年巴黎首演時被指責為“褻瀆了優雅”;它的舞蹈語匯同樣標新立異,把舞劇從注重造型性的情節舞劇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舞蹈自身具有充沛的表現力。在舞蹈界,如瑪莎·葛蘭姆、皮娜·鮑什、高艷津子、林懷民、沈偉等舞者,都曾對這部作品進行過重新編舞。
《春之祭》是此次訪滬的卡多索擔任專業舞者時期,在瑪莎·葛蘭姆舞團參演的首部舞作,因而對其藝術創作有著深厚影響,他説:“該作的音樂太獨特了,節奏、音調上的不和諧都為舞蹈編排提供了無盡的靈感源泉。”最初版本的《春之祭》取材自俄羅斯古典神話,源於斯特拉文斯基對古老斯拉伕民族儀式的想像:被智慧老人們環繞著的年輕女子,為喚醒春天而一直跳舞到死。而此次由葡萄牙庫倫舞蹈團帶來的《春之祭》,則展現出融入當代語境的全新內涵。全劇破天荒地把男舞者作為主角,把原作中少女的犧牲演變成群體性的犧牲。為了體現演員在跳舞時的狂野,以及獻祭儀式的殘酷,他們的臉上和身上涂滿了泥土。卡多索説:“作品結束時,所有的舞者都會狂舞直至‘死亡’,而非主演一人,每個人將以集體的身份犧牲,賦予其不同的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演出也是葡萄牙庫倫舞蹈團首次與中國班底進行合作。舞臺上,外國舞者和由北京舞協推選出的中國舞者將共同出演;主創名單中也不乏中國面孔,如特邀合作編導謝欣、服裝設計李昆等。謝欣表示,中葡合作版《春之祭》在舞美方面會融合中國的水墨畫,部分舞蹈語匯也將呈現出鮮明的中華韻味。卡多索則透露,該作臨近尾聲時表演的部分靈感,來源於秦始皇的兵馬俑,“希望這次合作能呈現東西方文化的相遇,以及彼此影響後産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