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西成裏街區微更新主體部分完工

2018-01-17 09:30:1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黃浦區百年石庫門街區西成裏微更新主體部分完工 找回張大千在此創作的那份舒坦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藝術家以剪紙畫為靈感定制了一個立體燈箱,為歷史悠久的老石庫門增添了藝術色彩袁婧攝

  西成裏,距離中共一大會址直線距離不足200米的一片石庫門里弄建築。一街之隔的新天地日新月異,這片具有近百年曆史的老建築群卻仿佛在時光中蹣跚止步:飽經歲月洗禮的墻面斑駁;街巷通道被雜物佔領;密密麻麻的各色線纜如蛛網般裹走了里弄間清爽的天際線;居民日常洗澡需走出弄堂,步行十分鐘到附近的公共浴室;那些曾讓人引以為豪的老石庫門頭也因不同時期刷上的突兀涂層而面目全非……

  很少有人知道,這兒曾是一代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居所。彼時的西成裏,“安靜有韻味”,是“理想的創作佳境”。

  邁入新時代,如何讓這片石庫門老宅重歸當年的恬適,也讓這裡的居民同步感受時代生活的脈搏?前天,歷經近半年的微更新,作為2017年市政府實事工程的西成裏微更新項目主體部分宣告完工,架空線入地1月底完成。通過修舊如故,保持整體風貌的協調,同時嵌入更豐富的生活功能,街坊管理變得更精細化、精緻化,而安居石庫門也漸漸成為熏染人們心頭的一種“新風尚”。

  取了“彈格路”的意境,也要考慮老齡化的現實

  上了年歲的老住戶回憶,舊時西成裏小巷鋪設的是老上海的“彈格路”,走路不穩的小孩和行動遲緩的老人很容易跌跤。後幾經改造,小巷統一改成水泥路,路面平整了,卻又少了石庫門里弄的那種韻味,與整體建築風格不那麼搭了。

  “這次做‘微更新’項目,我們就想要恢復以前‘彈格路’的風味,但考慮到社區老齡化程度較高,所以經過多輪商議和選材,最後選用小塊粗糲青石板———既防滑又能跟整體建築搭配起來。”西成裏居民區書記王莉莉這樣介紹。

  現在,走進里弄,小塊青石板鋪就的小路,既有規整感,又有立體感,踩上去也更穩當。居民們誇讚,這是取了“彈格路”的意境,也更符合現代生活。

  就如葡萄美酒有著自己獨特的年份和産地,老石庫門建築也一樣有自己專屬的“配方”和年代。彼時西成裏建築墻面是一種特製的“蜂窩”壁,手感粗礪,看上去形似蜂窩。在沒有水泥的年代,這是用一些特殊材質混合製成的。此後,外墻先後被涂上各式涂層,原有質感不復存在。此次微更新針對墻面進行了大量清洗,將歷次粉刷層層洗刷,直至恢復最初樣貌,又在適當的地方局部保留不同年代的修補痕跡,“這也是對歷史的尊重”。

  架空線入地,還里弄舒朗的天際

  一年四季,夜晚行至弄堂口,抬頭可見深邃美麗的星空,石庫門建築與靜謐的夜色相融,引人無限遐想……上世紀20年代,一代國畫大師張大千從四川搬來上海,落腳之處便是西成裏16號。他一眼看中的便是西成裏安靜卻又富有韻味的一番格調。彼時,這裡的房子十分“吃價”,這條別具韻味的里弄讓這位大家一見鍾情,稱是“十分理想的創作佳境”。

  “我愛人家當年就住在張大千隔壁,聽老一輩人講,以前這裡弄堂可寬可清爽了,小朋友們可以在弄堂裏隨意翻跟鬥。”嫁到西成裏四十多年的張菊萍阿姨只能通過“腦補”來感慨石庫門里弄的風光往昔。

  後來,弄堂的天際線被密布的各色線纜遮蔽,甚至還會有從居民家中延伸而出的插線板干擾視線。此次微更新中一個頗費功夫的項目就是架空線入地。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這項改造目前正抓緊告結,等項目完成後,“惱人”的各色線纜將會通通被埋入地下,還居民一片舒朗的弄堂天空。

  此外,為了恢復里弄的“亮堂”,阻礙出行的助動車也被重新規整,劃定統一的停放地點,並配上可閉合的充電樁,提升安全性。困擾鄰裡二十年多的違章建築“吊腳樓”也在此次被拆除。

  當年張大千坐在里弄“觀天觀心”的舒坦,如今也成為居民們的日常。

  老弄堂驚艷了“80後”,里弄有了新生態

  “哐哐噹噹”的裝修聲,這在里弄老居民的耳裏久違了。“最近,這裡有好幾戶小年輕搬回來住了,正在重新裝修,還有一對是新婚夫婦呢。”談起西成裏的新居民,王莉莉難掩激動。

  “我們這裡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改造後硬體搭配上又不輸給商品房,小年輕們自然願意回來咯。”微更新後的老石庫門里弄驚艷了追逐生活品質的年輕人,他們在此“生根”也為社區自治注入生機。

  王莉莉説,“80後”大多為獨生子女,弄堂裏串門的記憶對他們而言早已模糊不清,但那走到哪都相熟的老石庫門街坊情感卻不管在什麼年代都能“圈粉”。追求“原汁原味”石庫門建築的精神,應該不僅僅在於復原建築本身的記憶,更在於尋回上海人家“老底子”的人情味。

  “我們可以借助年輕人力量來關愛社區內的高齡老人———比如老人忘記關火的時候記得提醒下,一點一點重新建立起石庫門街坊的濃厚情誼。”西成裏的街巷變寬了,環境變美了。淮海中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劉恕表示,接下來還要讓西成裏氛圍更活、人情更暖,依託居民區聯席會議平臺,共商共治解決好居民的合理需求。

  小區居民也在積極建言獻策,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社區志願服務隊伍,提升居民的自我管理水準。比如,考慮讓青年人把在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的積分兌換成街道提供的各類文體活動及課程,讓年輕人愛上這片有情致有格調更有人情味的社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