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石庫門建築“逸廬”完成車載式整體平移

2018-01-18 10:20:38|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近百歲石庫門建築“逸廬”完成車載式整體平移 “走”了100米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逸廬”石庫門建築和2輛平移車 王蕙蓉 攝(下同)

       近日,位於濟南路185弄景安裏的“逸廬”石庫門建築竟被車“架”著“走”了100多米,讓他們嘖嘖稱奇。記者昨天從現場了解到,原來,這是對“逸廬”量身定做的保護方案。目前,建築已完成整體平移,後續的保護方案正在進一步商討中。

  房子“行走”居民“稱奇”

      1月17日下午約4時許,記者到達位於濟南路185弄附近的現場時,“逸廬”已經完成平移。場地中央,停放著兩輛巨型平移車,每輛車長約20米左右,車輪總數過百。平移車一左一右,“托起”整個石庫門建築。從外觀上看,建築整體保存較為完好,沒有受到平移的影響。

       據居民黃阿姨回憶,“逸廬”是在當天上午8時左右開始移動的,從原先靠近吉安路的位置,一直平移到了位於濟南路復興中路交叉口附近,總共“走”了約100米。

       為了能全面目睹房子“行走”的奇觀,居民們紛紛借來了梯子,一覽全景。“這樣的技術真是太先進了!”,目睹了全過程的曹老伯連連稱讚道,“兩輛平移車‘架’著房子‘行走’,整個過程還有電腦控制,還有航拍機‘導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逸廬”在卡車的幫助下“走”了100米左右

       後續方案有待確定

       在現場,記者找到一名陳姓技術人員,他表示,對於平移的具體細節,他不便透露。“目前,我們只是暫時將‘逸廬’移到此處,並不想引起過多關注。”

       記者隨後致電負責地塊拆遷工作的上海淩銳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回復稱,景安裏地塊內,其他的房子現已拆除,餘下的均為歷史保護建築。“整個平移工程由瑞安集團負責,之所以用車來平移建築,也是根據多方討論後,才最終確定下來的方案。”記者嘗試聯繫瑞安集團,不過,對方拒絕了採訪請求。

       專家表示“車移”靠譜

       談及“逸廬”的歷史,上海著名石庫門文化研究專家婁承浩娓娓道來。“‘逸廬’始建於1921年,體量極大,是兩層磚混結構的石庫門建築。外墻山花浮雕立體,屋內裝潢中西合璧,具有極高的歷史與觀賞價值。”他還表示,去年7月,景安裏被宣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點。

       對於此次平移工作,婁承浩連連稱讚:“車載式平移,在業內可以説相當罕見。”這樣的平移方式,不僅完好地保存了一磚一木,還加快了平移速度。“可以看出,相關方面十分重視對歷史建築的保護,也希望能給今後保護建築的方法,提供思路和借鑒。更多地以‘平移’來取代‘落架’,避免拆分時對建築造成損害。”婁承浩表示,歷史保護建築理應“修舊如舊”,重要的予以完整保存。因為,一磚一木,皆是歷史的年輪。

     【相關連結】

      “逸廬”,原是虞景記營造廠老闆私宅,始建於1921年。建築體量特大,共有8幢石庫門。建築為兩層磚混結構,總面積約600多平方米。清水青磚墻體工整,石庫門頭尤其精緻,堪稱“上海石庫門之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