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統天下、大唐盛世、明清王朝……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中國的疆域是怎樣的?中國的版圖又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從現在起,這些歷史問題有了更準確的答案。近日,由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振鶴主編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修訂版正式面世,其歷時20餘年,篇幅逾千萬字,20多位學者參與,是中國第一部大型行政區劃變遷的通史,也是繼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之後中國政區地理研究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學術巨著。
從2007年第一本出版至2016年全書出齊,2017年開始推出修訂版,《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的出版也歷經了十年時間。全書詳細梳理自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行政區劃變遷史,不僅考證了歷時政區的沿革,更復原了各朝代中多個年代斷面政區的面貌。
周振鶴介紹,在部分歷史資料較為充分的年代,行政區每年的變化都得以還原。但大多數時候,研究者們面對的都是混雜的地理資料。在傳統中國史書的地理志中,政區並不會清清楚楚按年代進行羅列,這意味著研究者需要爬梳卷帙浩繁的歷史資料,經過反復考訂之後,有時還需加以邏輯推理,補上缺環,才能最終將歷代政區的沿革清晰地展現出來。因此,工作的推進並不容易,這套“大書”從啟動到面世,足足經歷了20來年。
1995年前後,《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項目啟動,先後約請了全國各知名高校的20余名學者共同參與纂著。由於研究跨越時間長,參與著述的學者隊伍曾經歷多次調整增補。周振鶴深知,作者就是著作品質的保證。所以這部通史各卷的作者都是該領域最合適的人選。其中,李曉傑纂寫的《五代十國卷》盡可能做到了逐年還原,其學術規範性使周振鶴尤為滿意。
除了人員,資料不充足也成為研究的一大難題。在此之前,僅有14個朝代著有地理志,且現存的地理志反映的都是該朝代綜合的地理現象,而斷代地理研究則需厘清每朝的各個時間節點,這使得資料整合排比考證的難度大大增加。
自2006年宋西夏卷、民國卷出版以來,本書歷經10年,克服萬難,最終於2016年出齊全本。此次發佈的修訂版納入了當時受制于篇幅未收錄的內容,修訂了各卷作者的編誤,使得全書面貌更為充實。周振鶴表示,“《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的纂著,主要是為完成導師譚其驤先生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未盡的工作。”
1978年,時年37歲的周振鶴考入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專業,成為譚其驤的學生。在他入學後不久,譚其驤主編的耗時20來年的心血之作《中國歷史地圖集》正式出版。在此之前,傳統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只有清朝末年繪製的《歷代輿地圖》是集大成之作,但對於現代學者而言,該地圖集已經不合需要。首先該圖的底圖是過時的清代地圖,其次歷史地理要素的考訂遠遠不夠精審。所以《中國歷史地圖集》成為新型歷史地圖集的典範,甫一面世便成為當時最為重要的歷史地理著作,還曾作為禮物贈予訪華的美國總統裏根。
而在周振鶴眼裏,老師的這部巨著還可以配上一部專史。每個朝代僅有一張代表年份的地圖是不夠的,例如近300年的唐朝僅呈現開元二十九年的地圖,不能反映朝代內部的變遷過程。
“但是這個圖集編完以後,譚先生(做學術)最好的時間就已經過去了,譚先生來不及做一部長篇巨著的中國行政區劃史了”,周振鶴告訴記者,於是,作為對於中國歷史地理大師譚其驤先生的傳承,他和自己的學生們開始了全新的工作。
“譚先生對我的博士論文比較滿意”,周振鶴回憶道,“他對學生的期望非常高。印象最深的是他曾説,你們以後一定要超過我,不要只跟著我的這些東西做下去。”這種對傳承和超越的期望延續到了周振鶴對於自己學生的指導當中。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編纂過程中,他十分注重讓新鮮血液加入寫作隊伍。先秦卷與五代十國卷及秦漢卷東漢篇的作者李曉傑,遼金卷的作者余蔚,明代卷的作者郭紅與靳潤成,十六國北朝卷的作者之一毋有江,清代卷的作者中林涓、任玉雪,秦漢卷的張莉等都是他指導過的博士生。
從《中國歷史地圖集》到《中國行政區劃通史》,譚其驤未竟的學術生涯在著作中延續,中國歷史地理學科也在發展。周振鶴希望,他的學生能將這份學術傳統薪火相傳,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