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城 于細微處顯精神

2018-01-26 15:55:42|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領航新征程】獨家述評│人文之城,于細微處顯精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孫紹波/畫

      1月23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參加浦東新區代表團全團審議時強調,一座城市的溫度體現在方方面面,我們既要夯實底線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也要努力打造品質民生,提供更多優質的衛生教育文化生態等高等級公共服務供給。

       一座城市之所以偉大,除了可以為人們提供安身立命、安居樂業的環境之外,更為重要的就是一種人文精神,也就是能夠用城市的溫度,讓這座城市的每個人在物質與精神上都能夠有獲得感。

       恩格斯當年曾對巴黎有過這樣的評價,“只有法國才有巴黎,在這座城市裏,歐洲的文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這裡匯集了整個歐洲歷史的神經纖維,每隔一定的時間,從這裡發出震動世界的電擊。這座城市的居民和任何其他地方的人們不同,他們把追求享樂的熱情同從事歷史行動的熱情結合起來了。”巴黎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強烈的人文精神,啟迪過不少外來青年,像周恩來、鄧小平等等,因而巴黎也常常被稱為“人文巴黎”,這對於正在邁向卓越城市的上海來説,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其區別於其他城市最為顯著的標識,也是“人文之城”的魅力之源。上海在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方面同時具有豐厚的基礎。上海是“文化碼頭”,也是“文化源頭”,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京劇是在上海被定名的。在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京劇院一級演員王佩瑜看來,京劇有著濃濃的上海印記,也受到很濃厚的海派文化滋養,“作為一個藝術家,一個角兒,或者是一個班子,在上海只要接地氣、作品好、角兒打得響,上海觀眾就買賬”。

     “人文之城”的魅力,也來源於城市文脈的歷史積澱與時代更新。黃浦江兩岸45公里公共空間全線貫通,讓昔日糧倉變成藝術秀場,曾經的船廠蛻變為現代劇院,而這種變化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在滬全國政協委員胡衛表示,小時候自己住的石庫門房子冬暖夏涼,其建築樣式與上海的城市地理相得益彰,這就是一種城市文脈。上海市政協委員黃羅維表示,陸家嘴、濱江地區都是上海的新地標性建築,與此同時,孕育了海派文化與傳承歷史文脈的老建築也必須重視起來。

      邁向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城市治理的主體也將會更加多元化,但無論哪種主體治理,核心都是“以人為本”。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們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細節:上海將新增1000個供戶外職工休息和用餐的“愛心接力站”;開設500個小學生愛心暑托班,新增7000張養老床位、改造1000張失智老人照護床位;增加小區周邊道路的夜間停車點和周邊單位的共享停車位,完成1700台老舊電梯安全評估,改造2500萬平方米二次供水設施等等。

       對品質民生,每個人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樣,但肯定是更高水準、更優品質的民生保障,這也需要有關部門在出臺相關政策時更加人性化,用心用力辦好群眾身邊的民生實事,于細微處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保護城市遺産、挖掘地域特色、創新城市治理,這些將助推上海建設全球人文之城。當然,上海還有許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就像在“大力發展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專題討論中,有委員提出:“我們小時候在弄堂裏賣玉蘭花、梔子花和梨膏糖等提籃叫賣聲中長大,現在的城市整治是否也能包容它們?”看似這樣的小問題,恰恰折射出人們對於上海打造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的期盼。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上海對標國際一流,打造人文之城,與創新之城、生態之城的發展願景實際上是有著內在的聯繫的。只有城市空間中有了人文溫度,才能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再依託于高品質的生態環境,能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舒心,並進而迸發創新的動力。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有機結合,助力上海邁向全球卓越城市。(方翔/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