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生大數據 服務更精準 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民情日誌”數據應用中心落成
“民情日誌”數據應用中心
近日,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民情日誌”數據應用中心落成,這一大數據平臺的搭建,不僅清晰呈現了臨汾社區居民和企業個性化“畫像”與需求,還加大了數據的融合和共享力度。大數據平臺將各種碎片化資源整合在一起,提供系統分析和可視化服務,讓“大走訪,大調研”活動落實落細,也為該街道決策民生實事項目精準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撐。
錄入海量數據
築起“精準識別”第一關
2017年10月,臨汾路街道開始著手搭建數字化“民情日誌”精準民生工程平臺。平臺搭建之初,即設計了精準識別、精準服務、精準管理、精準評價的四精準構架。
“數據應用平臺主要有查詢、分析和管理等多種功能,設置了身份標簽查詢、服務標簽查詢、按人查詢、數據統計、走訪管理、重點走訪和數據修改等菜單,比如數據修改這一項,我們必須首先同一線走訪人員核實無誤後,後臺才確認通過,以保證每一條數據都是準確的。”數據應用中心技術人員打開臨汾“民情日誌”數據平臺介面,逐一向記者介紹道。
臨汾“民情日誌”數據可在PC 端和手機端打開,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在手機端輸入已錄入居民的姓名,即可彈出相關個人信息,僅身份標簽就包羅了姓名、性別、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否入黨等40項具體內容。據介紹,通過走訪,工作人員可以將相關標簽對應的信息進行補充,以便日後更好地進行服務。
“民情日誌”精準民生工程在聞喜路555弄居民區等3個居民區先試先行,目前已全面推進這項工作。臨汾路街道黨工委將“民情日誌”精準民生工程與黨員幹部的“大走訪”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基層500多名社區工作者不斷走訪,進行基礎數據的信息錄入、比對和更新。截至目前,大數據平臺已經匯集了53個身份標簽、60個服務標簽,錄入70萬條字段信息數據。
“以前都是拿著紙筆採集信息,信息量大了以後,很多信息就容易被忽視。現在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到居民家中,現場就可以採集錄入到準確信息。掌握了民生服務的精準數據,為我們下一步選擇精準幫扶對象提供了依據。”聞喜路555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施曉萍説。
大數據分析
指導社區管理者“精準施策”
“精準識別”是實施精準民生工程的第一步,識別後的走訪對象社區畫像清晰,呈可視化狀態,走訪人員便可針對標簽個數與困難程度適度地安排走訪頻次。
而臨汾“民情日誌”數據應用中心大數據平臺除了做好走訪數據記錄、“精準識別”困難群眾外,更能助力社區管理“精準施策”,它為社區公共資源的配置和凝聚服務各類群眾的公共空間佈局提供了更加精準的決策依據。
據社區服務辦主任蔣麗麗介紹,街道去年啟動的“1+4”黨建服務陣地建設、為老服務中心改造、青年中心和幼托站點建設等等,都是依託“民情日誌”大數據交互後形成的人口分佈熱力圖,來科學規劃和佈局相關站點建設的。特別是作為去年市政府實施項目的“幼托點”建設,街道通過大數據分析後發現,在商品房小區相對集中的汾西路東段,2-3歲幼兒明顯呈現紅色密集狀態,街道果斷決策,將幼托點設置在該區域。
同樣,通過大數據匯總發現,陽曲路760弄和聞喜路251弄小區有不少因病致貧的困難家庭。對此,街道除了用足民政幫扶政策外,還為困難家庭安排了結對幫扶的國有企業黨組織,對一些有需求的家庭,安排家庭醫生上門一對一進行康復治療。
又如,街道通過系統對黨員年齡結構的分析,看到目前社區在冊黨員中,46%集中在60—70歲,38%在70歲以上,其中,有221名黨員有肢體、聽力等各種殘疾、有927名黨員為純老戶家庭、有214名黨員為支援外地建設回滬定居人員。可以説,相當比例的黨員已經客觀上從“積極服務他人的力量”,變成了“需要他人照顧的對象”,因此,街道決定實施“組織力工程”,將組織對象著眼于更廣泛的社區群眾,通過機制創新把廣大居民群眾組織起來,並領導和依靠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