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建管委百名黨員試乘公交調研

2018-02-27 09:09:0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青浦公交優化後反而帶來不便區建管委百名黨員試乘調研調整完善公交坐個遍,跟著“吐槽”找問題 根據群眾建議平衡各方訴求,調整“文件上看不到、專家沒意識到”的問題

  何時何站上車、何時何站下車、乘客最多時有多少、乘客反映什麼問題、司乘人員反映什麼問題……一張《公交線網大調研活動乘坐情況記錄表》,此前發到了青浦區建管委252名在職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手中。記者了解到,青浦區建管委上月起開展了“百名黨員乘公交,解疑釋惑找問題”活動,通過全面試乘調研區內公交線路,收集一手信息,以便進一步調整完善公交線網。目前試乘調研工作已基本完成,相關科室正在梳理收集到的問題並協調解決,後續還會對相關線路進行回訪,提升市民群眾滿意度。

  乘客抱怨“不會乘車了”

  “我常坐的車怎麼找不到車站了?”“原本出行只要一部車,現在要多換一部車,不太方便”……青浦區建管委黨委副書記孫儉説,此前,不少人通過微信平臺、“12345”市民熱線、來電來訪等渠道“吐槽”過區裏調整後的公交線網。“去年底,上海人尤其是青浦人盼望已久的軌交17號線投入試運營。為讓這條‘大動脈’激活青浦的公共交通,我們對區裏70多條公交線路進行了調整、新辟或撤銷,確保17號線能夠通過地面公交輻射青浦全域。不過,部分市民覺得新調整的公交線路沒有為其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青浦區建管委道路運輸科科長曹慶忠説,比如以前在盈港路客運中心有數十條公交線路,17號線通車後,為更好對接17號線站點,有22條公交線路的客運總站搬到了漕盈路樞紐站,盈港路客運中心只保留長途線路和少數幾條公交線路。“一開始,有些人總找不到車站。而且出於節約土地資源的考慮,漕盈路樞紐站設計為上下兩層,跟一般車站不同,一些市民來電,稱自己一下子‘不會乘車’了。”

  怎麼讓青浦區內公交線路更好對接軌交17號線,同時儘量不破壞市民原有公交出行習慣?1月中旬起,青浦區建管委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每兩人一組,試乘全區126條公交線路,開展線網調整的宣傳、解疑釋惑、徵求意見等工作。這次調研對象包括乘客、司乘人員和站點周邊群眾,具體問題包括“乘車是否方便”、“候車時間長短是否合適”、“車廂是否擁擠”、“票價是否合理”、“對線路調整有何建議”等。

  以群眾滿意度為主要評判標準

  第一階段的試乘調研至1月底已經結束。曹慶忠説,經初步統計,一共蒐集到了六七百個問題,有些確實是“文件上看不到、專家沒意識到”的問題。比如,原先青浦126條公交線路都要進老城區繞一圈,這主要是考慮到青東、青西群眾進城方便,一趟車就能搞定。不過,這樣的公交線網容易給城區交通造成較大壓力,而且在城區兜一圈要20分鐘左右,不利於節約乘客時間和運營資源。此前結合17號線通車,青浦區建管委重新規劃了全區公交線網,形成“東進東出、西進西出、城區環線”的模式,東、西兩側分別對接軌交站點設置匯金路樞紐站和漕盈路樞紐站,城區內設20余條公交環線。“這樣就解決了和17號線對接、節約運營資源的問題,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住在東、西兩側的人們要通過公交進城區,就要換車。”孫儉告訴記者,對於這個問題,區建管委在“百名黨員乘公交”活動中充分蒐集了各類意見和建議,最終平衡了各方訴求,形成了解決方案:縮短城區公交環線的間隔,從等一班車需20分鐘縮短為8到12分鐘。“這個等候時間是根據城區公交線網運力、公交車輛總數等因素綜合確定的,即便需要換乘,乘客要等待的時間也大大縮短。而且,班次增多後,車上的乘客也沒有以前那麼擁擠了,乘坐體驗更舒適。”記者了解到,經過這樣的調整後,群眾對於“公交換乘引起不便”的來信來訪、“12345”熱線電話數明顯減少。

  除了增加城區公交環線班次之外,更多的公交線路優化方案正通過“百名黨員乘公交”活動涌現出來。比如,有的乘客告訴調研人員,朱家角8路以前不到21點就結束運營了,現在17號線通車,希望延長運營時間,該建議被青浦區建管委採納。青浦18路是17號線通車後新開闢的線路,本來是青浦新城內的一條環線,調研人員試乘後發現,即便是上下班高峰期,車廂內也有大部分座位空著。為了不浪費運營資源,區建管委調整了青浦18路的運營路線,把這條環線改為起自青浦新城、終至青浦新城一站大居的線路,方便大居居民出行。“包括朱家角8路和青浦18路,一共有6條線路在春節前根據調研中收集到的群眾意見建議進行調整。之後根據問題梳理情況,還會陸續對其他相關線路進行調整。”曹慶忠説。

  記者了解到,青浦區建管委的“百名黨員乘公交”活動將持續到今年年中,對已調整的線路,青浦區建管委將再次組織開展試乘調研回訪,以群眾滿意度為調研成果的主要評判標準,力爭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環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