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打響“上海製造”品牌?中美專家:品質人才離不開創新力
如何將“上海製造”提升為“上海智造”?未來品質人才需要什麼技能?創新力如何驅動企業和個人發展?……今年1月,上海印發《開展品質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決定在全市範圍開展品質提升行動,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質高地。28日下午,在上海市品質協會主辦的新春後首場“品質大講堂”上,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品質專家、企業家和工匠們,圍繞品質提升展開“頭腦風暴”,為打響“上海製造”品牌建言獻策。
品質人才離不開“創新力”
作為美國品質學會(ASQ)創新分會主席,來自美國的彼特•梅瑞爾(Peter Merrill)尤為關注“創新能力”對産品品質及個人發展的影響。他認為,從2015年到2020年的5年內,創新力將在“個人技能”的排名中從第10位躥升到第3位,數字化時代品質人才的未來將取決於是否有創新力。
“未來3年間,機器人、自主交通、人工智能、材料和生物技術,將影響到行業發展和未來工作機會。因此,創新人才將成為各行各業急需的人才,而能夠用數據分析進行迅速決策並運行虛擬模型的‘智慧工廠’,也將成為趨勢。”彼特表示。
互聯網助力“上海製造”
對此,上海振華重工集團總裁黃慶豐,也用振華的實例印證了“全球化企業需要品質創新”這一觀點。作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全自動化碼頭——洋山四期全自動化碼頭的建造者,振華重工正逐步向智慧服務領域延伸,建設了設備遠程監控服務中心及運維繫統,可遠程實現對設備的各種服務,擴展整個服務價值鏈,完成了從港機供貨商向系統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變。目前,洋山自動化碼頭和廈門、青島等碼頭都已接入服務中心。
“我們利用一體化製造、精益化製造、智慧製造、綠色製造四個體系,將互聯網與製造業無縫對接,實現智慧生産與決策,打造重型裝備製造企業智慧製造工廠。”黃慶豐介紹,通過“互聯網+裝備製造+資本運作”將使振華重工成為民族工業的旗幟。
“工匠精神”帶來優質品質體驗
除了創新,“工匠精神”仍是打響“上海製造”這一品牌不可或缺的一環。大講堂上,沃爾沃建築設備中國有限公司品質部經理袁偉罡,帶來了企業提升品質、創建品質文化的細節,通過開展改進工具工作坊、舉辦“浪費是魔鬼”主題活動、挖掘身邊的品質故事等,培養品質人才的“工匠精神”。
他介紹,企業應遵循精益的理念,提升生産效率、並減少浪費。“品質是製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不接收、不製造、不傳遞有品質問題的産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是沃爾沃的品質文化,也是每一個員工的責任。”他説。
保持上海製造優勢需全行業獻計
“品質大講堂”上,上海市品質技術監督局副局長沈偉民向300多名與會代表,解讀了上海市《開展品質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沈偉民表示,上海製造業品質競爭力指數排名連續 8 年位居全國第一,在國務院開展的省級政府年度品質工作考核中,上海也是連續3 年蟬聯A等。“在上海製造領域,我們先後完成了大型客機和海洋工程裝備國家重大標準化專項,為國産C919 大型客機及JU2000E自升式鑽井平臺等重大裝備提供標準支撐。大家還可以在以色列的馬路上,看到按照上海標準製造的超級電容公交車,這個標準已經成為以色列的國標。”沈偉民説。
目前,上海已按照《實施方案》開展品質提升行動,但如何保持上海的製造優勢,如何保障品質安全,如何讓品質提升有成效,仍需大家出謀劃策。沈偉民表示,2018 年是“品質提升行動年”,如何開展打破品質瓶頸、補上品質短板、解決品質通病的具體活動,讓品質為企業發展、行業提升以及本市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做出貢獻,不僅需要專家獻計,更需要全行業的集思廣益。
會上,上海市品質協會唐曉芬會長表示,將根據企業大調研所掌握的情況,在品質品牌創新、中小企業品質提升、品質人才素養提升等方面,發揮市質協品質專業技術、國際品質合作、品質協同創新、社團服務平臺等優勢,形成一批“互聯網+品質管理”的上海企業創新管理模式、培育一批上海服務、製造、購物、文化的品牌標杆企業,推出一批國際品質專家的講座和教材,服務本市企業的品質提升行動,為打響“上海製造”品牌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