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騎友開啟新一年自行車派對

2018-03-06 10:13:53|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分享到:

  原標題:上海騎友開啟新一年自行車派對,優質賽事IP仍是稀缺資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春天未至,上海的騎友們已經蠢蠢欲動。近日,2018斯柯達HEROS中國自行車系列賽環上海外岡站舉行,這也是上海城市業餘聯賽自行車項目的首站。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自行車系列賽之一,該項賽事已成為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騎行愛好者一年一度的歡樂派對。

  經過一個冬天的休整,選手們都迫不及待檢驗起自己冬訓的成果,比賽吸引將近600名參賽選手參加,包括不少外地車友和外籍選手。延續經典賽制,這一站保留了精英組、女子組、U25組、U35組、大師組以及高校男子組六個組別。比賽為公路繞圈賽,單圈賽道總長3.2公里。既是比賽,也是一次踏青。比賽地外岡歷史悠久,成陸于6000年前,有“上海古外灘”之稱。已開園的嘉北郊野公園,正在著力打造的外岡郊野公園、2萬畝高水準良田,讓車手們置身生態綠園,也契合了自行車運動的綠色出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賽事主辦方鴻鯨體育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的賽事仍將圍繞賽、遊、展、秀來做文章,進一步強化體育旅遊,開拓新的賽地,此外10月的自行車嘉年華也有望 從一天延長至兩天。通過幾年打造,以“HEROS”為名的自行車運動文化品牌已經逐步形成,産生一定的價值,並成為上海乃至長三角騎行愛好者認同的自行車運動文化品牌。據悉,國內自行車賽事相比前幾年有所增長,但優質賽事IP仍是稀缺資源,真正以文化品牌打造的更少。

  自行車運動是繼跑步熱之後,又一項受到國人追捧的項目。由於有一定的入門門檻,自行車運動的發展並不如路跑,這也絕非靠一家企業能夠推動。只有更多的體育公司加入,舉辦形式豐富多樣的自行車賽事,讓人們了解並參與其中,才能推動自行車體育産業的發展。不過,真正能沉下心打基礎的企業並不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國務院“46號文”發佈後,體育産業蓬勃發展。怎樣借好東風,也是門學問,否則退潮後就知道誰在裸泳。這幾年優勝劣汰,體育企業已經歷了一輪洗牌。找準定位,搶佔市場,是不二法則。像HEROS中國自行車系列賽這種立足業餘選手,推行健康生活理念的賽事,不失為一種競爭中的卡位。

  去年,環法中國賽落地上海浦東,可視為自行車運動新一輪發展的風向標。對中國體育産業發展而言,環法是很好的模板。環法一年的贊助費達20多億元人民幣,除了賽事本身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帶動周邊旅遊産品以及各種消費。每年環法賽期間,一早就會有觀眾開著房車在賽道邊駐紮營地,只為一睹環法魅力。環法把賽道本身和其他戶外運動相結合,比如引入露營、垂釣、攀岩等一些戶外運動,通過舉辦賽事吸引人流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縱觀國內各種自行車賽事方興未艾,從賽事籌備、賽事轉播以及對相關消費的拉動增長,項目逐漸成熟。有專業人士大膽預測,自行車運動很有可能成為繼馬拉松之後的下一個體育産業項目熱點。環法中國賽的落地,既是競爭者的角色,更是一種有益的補充。中國自行車運動的發展,可以利用好環法品牌以及環法中國賽的集聚效應,再上升到一個新層次。

  前UCI(國際自行車聯盟)主席庫克森曾表示:“如果中國能有更多的職業比賽,還有很多級別更低、門檻更低、能讓更多人參與的半專業甚至業餘賽事,中國人別説進入環法,奪取環法冠軍也不是沒有可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上海正著力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世界一流的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環法上海巔峰賽的成功舉辦,是一次“走出去、引進來”的有益探索。同時有更多的面向大眾的賽事,兩條腿走路,才能真正推動體育市場創新、激發體育産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