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召開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情況會議

2018-03-08 10:12:08|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農民的苦惱是啥?宅基地置換後住哪兒?”奉賢這場考試讓幹部汗涔涔

  3月7日早上8:30分,奉賢區政府的5號會議廳裏,一場嚴肅的“考試”開始。“考生”是奉賢8個鎮、2個街道、1個社區、1個開發區的一把手,在面對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不斷拋出的,有關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情況的具體“考題”時,不少幹部顯得有些緊張。在座的還有幾十位來自區內各委辦局的分管領導,在側旁聽的同時,他們也要及時記錄各鎮的難點、需求,主動對接。

  第一個應考的是金匯鎮黨委書記王建東。過去一年,金匯鎮通過“政府引導、農民自願”的原則,結合項目落地,研究細化了農村宅基地置換和流轉的實施方案。

  “農民對宅基地的需求、對規劃的嚮往,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大家要充分了解。這樣,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和給予政策供給。”莊木弟點評道。

  作為奉賢探索“三塊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農用地)改革試驗的手段之一,宅基地的流轉,目的在於將原本閒散、空置、破舊的宅基地盤活,既讓農民得以就近進城安置,又能騰出更多發展空間,老百姓“離地不失地、離房不失房”,多方受益。

  而實際操作中,基層幹部能不能理解消化,能不能給老百姓講清楚,置換方案老百姓滿不滿意,是不是足夠切中需要,一個個環節都關乎農民的根本利益。莊木弟説,既然方向是正確的,就要快一點幹,幹得好一點。農民的事情要讓農民自己辦、自己當“運動員”,政府則加強領導和引導。

  輪到柘林鎮黨委書記魯瑛,她先把鎮裏宅基地的現狀問題羅列了一遍——全鎮95%以上的宅基房屋位2008年以前建造、平均年限約30—40年左右、部分房屋已成危房、35歲以下核心家庭幾乎不在農村常住……第一輪村民置換意願徵詢下來,大部分百姓表達了搬離的迫切希望。可是,置換去哪兒?怎麼換?方案有沒有吸引力?

  魯瑛接著拋出方案,“農戶確保一套自住房的前置條件下,剩餘的有證有效宅基地面積按16000元/㎡進行貨幣安置。安置基地放在了柘林鎮最好的位置之一,908套安置房年內可開工,每套都是湖景房。”考官莊木弟表揚道,“這個思路對。安置地,必須要保證基礎設施配套好,房子品質好,周邊環境優,真正讓老百姓産生置換的主觀意願。”

  記者了解到,目前四團、金匯、奉城、柘林等多個鎮均把安置地選在鎮域範圍內的優質地塊,並進一步完善周邊輔助功能。此外,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奉城、柘林等鎮還充分利用宅基地置換契機,同步探索“三線”(高壓線、高速公路、浦東鐵路)下宅基置換,優先對急難險愁地區、邊遠交通不方便區域,生態敏感影響大的農戶宅基地,引導和鼓勵農民自願整體退出宅基地,採取多元化方式安置。

  奉賢推進“三塊地”改革,目的是通過對農村“三塊地”資源的重新整合利用,實現村級産業、農村環境和農民收入的共贏。當前,南橋鎮六墩村已率先以村委會為主體,採取租賃的形式將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到村。下一步還將通過鎮村統籌,對原有宅基證內的違法建築予以拆除,對所有合法建築進行改建翻新,對周邊環境和人文進行改造提升;同時,引入企業或個人等專業主體進行開發建設,發揮宅基地資源效益。

  南橋鎮黨委書記王震一面介紹經驗,一面又給出了宅基地置換後,農民增收的新思路,“我們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依靠土地拿稅金、參與分紅拿股金,爭取區、鎮稅收收入全部返還,促進村級可支配收入和村民收入持續健康增長”。考官莊木弟當即對坐在一側旁聽的統計局分管領導提出要求,會後要對南橋鎮增加農民收入的方案進行仔細測算。“宅基地流轉後,老百姓究竟能增加多少收入?要數據説了算。”

  會上,有關“鄉村振興計劃”、美麗鄉村建設、“三塊地”改革的方方面面都化作一個個頗具針對性的考題,大到集體建設用地怎麼規劃利用?鄉村水系連通怎麼推進?小到四團鎮一株700年的古銀杏怎麼保護?神仙酒廠背後的農耕文化要怎樣進一步挖掘和傳承?而各個鎮、街道黨委班子領導一邊答題,一邊把困難、設想一一坦陳。到了11:30分,一場3小時的考試結束了。而現場的考官、考生,甚至旁聽者收穫的,是區內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全局性進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