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獨角獸”公司走出高品質發展之路

2018-03-08 08:58:5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截至今年2月,中國內地被認可的“獨角獸”公司136家,上海29家,數量排名第二 上海“獨角獸”公司走出高品質發展之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這兩天全國“兩會”期間,以丁磊、馬化騰、李彥宏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大佬紛紛表態願意回A股上市。與此同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

  一時間,有關“架構獨特的科技企業有機會在A股上市”的傳聞不絕於耳。一批正在謀求更多融資和發展的“獨角獸”企業第一次系統地被廣大投資者集體“挖掘”。有傳聞稱,這些“獨角獸”企業有可能憑藉中國存托憑證(CDR)的方式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登陸A股市場。

  京滬杭深“獨角獸”總估值佔9成

  什麼樣的公司才有資格被冠以“獨角獸”稱號?公開資料顯示,“獨角獸”公司的概念是2013年由美國著名投資人阿裏·李(Aileen Lee)首次提出,意在將那些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即創業10年以內),被私募或公開市場投資人或機構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63億元人民幣)且暫未上市的創業公司。“獨角獸”公司概念被提出後,迅速得到全球投資領域的認可,並被廣泛採用,同時也讓被冠以“獨角獸”稱號的創業公司關注度和“吸金”能力顯著提升。

  由於“獨角獸”公司仍處於創業階段,其盈利能力往往不盡如人意,但為何能獲得超10億美元的高估值?一位創投領域的業內人士説,一般情況下,投資人或機構會根據創業公司已獲得的股權融資對其進行估值。例如,一家創業公司若在C輪融資時以1億美元賣出其10%的股權,綜合其未來發展前景,一般就會得到10億美元左右的估值。

  記者綜合WallStreetJournal、DowJones Venturesource、CBInsights、胡潤研究院等幾家相對權威的機構統計數據發現,截至今年2月,中國內地被認可的“獨角獸”公司共136家,估值累計總額約33340億元人民幣。其中,總部位於北京的有61家,總估值約16553億元人民幣,上海有29家,總估值約4976億元人民幣,杭州有18家,深圳有11家,國內其他城市共17家。擁有數量排名前四的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大城市共擁有中國內地總數約87.5%,總估值約90.6%的“獨角獸”公司,可謂佔據絕對優勢。

  分行業看,中國內地“獨角獸”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文化娛樂、汽車交通、硬體、醫療健康、大數據與雲計算、工具軟體、房産服務等領域。其中,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文化娛樂、大數據與雲計算、汽車交通、硬體和醫療健康七大領域聚集了最多的“獨角獸”公司。從估值看,互聯網金融和汽車交通領域的“獨角獸”公司估值普遍較高。德勤《中美獨角獸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內地互聯網金融領域“獨角獸”公司數量多且估值高,因為金融科技類巨頭還處於獨角獸階段。相比之下,電子商務領域的巨頭公司已上市,現存的“獨角獸”公司業務都屬於電商業務的垂直細分領域,平均估值較低。

  上海電商“獨角獸”瞄準消費升級

  不可否認,“獨角獸”公司已在京滬杭深四大城市形成集聚,這與這些城市的互聯網市場規模、基礎設施、産業結構、互聯網人才數量及資本密集度等要素密切相關。

  梳理“獨角獸”公司榜單上企業目前已獲融資的資金來源,發現大部分“獨角獸”公司背後都有BAT(百度、阿裡巴巴、騰訊)的身影,阿裡巴巴與騰訊目前所“滲透”的“獨角獸”公司數量旗鼓相當。這也就不難理解,在創業階段對資金充滿渴望的“獨角獸”公司為什麼會在北京、杭州、深圳這三座分別擁有百度、阿裡巴巴、騰訊的城市集聚了。與之相比,沒有BAT,但“獨角獸”公司數量排名全國第二的上海就顯得有些特別,這種“特別”可從上海的“獨角獸”公司所屬行業窺得些許端倪。

  進一步分析總部位於上海的29家“獨角獸”公司所屬行業,可發現這些公司主要分佈于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醫療健康、汽車交通、軟硬體、物流服務幾大領域。在電子商務領域,上海的“獨角獸”公司專注于垂直細分領域,並已在該領域形成相對優勢,如找鋼網、小紅書、易果生鮮等。隨著消費升級加速,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求更加差異化的産品,中國的網購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並更加細分。由此可見,上海電子商務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已率先瞄準“消費升級”。

  相對於美國,中國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獨角獸”公司數量較少,只有8家。其中3家總部位於上海,且分別在醫療健康領域從事醫療器械、藥品研發、醫療平臺三個與醫療研究有關的細分領域,而不只是發展簡單的“互聯網+醫療”。

  從滴滴出行到摩拜單車,再到共享汽車,2016年以來,汽車交通領域的創業企業始終站在風口浪尖,並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在中國內地136家“獨角獸”公司中,有10家企業屬於汽車交通領域,其中2家總部位於上海,即蔚來汽車和威馬汽車。上海這2家汽車交通領域的“獨角獸”公司與“共享”無關,而是一直在追逐汽車行業的“硬科技”:新能源與智慧網聯。其中,蔚來汽車在本月初與上汽集團一同拿到全國首批智慧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

  現階段上海的這29家“獨角獸”公司,已體現出上海相對清晰的高品質發展路徑。期待未來,這些“獨角獸”公司能為上海帶來更強大的發展動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