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越“第十代”青年演員將在白玉蘭劇場連演

2018-03-15 10:57:00|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後繼有人!上越“第十代”青年演員將在白玉蘭劇場連演三個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紅樓夢》 上海越劇院供圖

  上海越劇院聯合星期戲曲廣播會為上越“第十代”青年演員量身打造的專屬演出品牌“錦瑟年華”將於本月下旬亮相。一連三個月,這些20歲出頭的越劇新人將在白玉蘭劇場上演6場摺子戲專場,30多個劇目文武兼備,特別是其中的一部分武戲是近年來越劇舞臺上非常少見的。

  去年剛剛從上海戲劇學院越劇本科班畢業的一批1995年左右出生的青年演員是上海越劇院目前最年輕的一代。這次“錦瑟年華”系列演出是他們進入上越後一次大規模的集體亮相。去年夏天,越劇本科班學員攜4台大戲在寧波、溫州、常州、北京等地舉行畢業巡演,頗受越迷們的好評。此次的6個專場則匯集了30多個傳統摺子戲,向觀眾展現年輕一代越劇演員流派紛呈、行當齊備的團體風采。演出的劇目中大部分是傳統經典劇目,如《追魚》《珍珠塔》《孟麗君》《何文秀》《梁祝》等都是各個流派的代表性劇目,這次系列演出選取了這些劇目中的精彩摺子集中亮相。除了越迷們熟悉的經典劇目之外,這次演出還整理恢復了部分目前越劇舞臺上已經相當少見的越劇小武戲,如《乾元山》《擋馬》等,頗為難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追魚》 上海越劇院供圖

  武戲在越劇劇目中所佔比重雖然不大,卻也頗有特色。在上海很有人氣的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當年就是以文武兼備的特色“征服”了上海觀眾,30多年來在上海常演常紅,不久前還在天蟾逸夫舞臺的閉幕季演出中創下4場演出近百萬元票房的佳績。上海越劇院近來對武戲也頗為重視,日前上演的傳統劇目《追魚》還特意邀請了京劇老師對演員進行武功的強化訓練,並在戲中增加了武戲的戲份,力求走出一條文武兼備的路子。

  據介紹,“錦瑟年華”只是上海越劇院打造越劇新生代的第一步,上越還為這些新人制定了一個3至5年的培養規劃,採用“學、練、演”三位一體的培訓管理模式,把基本功訓練、傳統劇目學習和舞臺實踐結合起來,今年計劃學習30余出摺子戲和2台大戲,併為這些年輕人推出20場系列演出,同時計劃在學館制的基礎上籌備組建青年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