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鹹味青糰市場火熱

2018-03-15 13:39:3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青糰“鹹甜之戰”勝負有變?老字號創新品種帶動“鹹黨”反超“甜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包裹足夠餡料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下同)

  青糰應該吃甜的還是鹹的?三年前,也許支持豆沙青糰的人會佔絕對優勢,但隨著以鹹蛋黃肉松、腌篤鮮為代表的鹹味餡心“橫空出世”,“鹹黨”的隊伍不斷擴大,甚至出現了超越傳統“甜黨”的趨勢。這兩天,申城的青糰火熱上市,新雅、杏花樓、王家沙等老字號門店前又排起了長隊,鹹味青糰已經成為“當家花旦”,而其背後則是老字號的創新和匠心。

  鹹青糰的口碑和銷售超過甜青糰

  三年前杏花樓推出“網紅鼻祖”鹹蛋黃肉松青糰,這一口味如今已是各家老字號的標配。而新雅粵菜館在去年推出爆款腌篤鮮青糰之後,今年繼續發力鹹味餡心,推出新品蟹粉鮮肉青糰。王家沙的馬蘭頭青糰則成名已久,歷來和豆沙青糰兩分天下。細數今年的青糰市場,既有話題度又有銷售額的還真是一系列鹹味青糰。

  記者昨天從新雅粵菜館獲悉,目前總店的青糰銷售額日均為10萬元左右,雙休日還會更多。而在每天銷售的2萬餘只青糰裏,銷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腌篤鮮青糰。因為人氣太旺,門口還貼著每人限購三盒的告知。“延續去年的好評,今年腌篤鮮青糰是賣得最好的一款,很多消費者都把它作為首選,基本上下午兩三點就賣光了。此外,這兩天新品蟹粉鮮肉青糰的銷量也在逐日遞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咬一口汁水足

  而在杏花樓黃河路店,這裡排隊的市民幾乎都是衝著鹹蛋黃肉松青糰來的。3月14日中午,記者看到,七八盒豆沙青糰擺在櫃檯上,店外排著幾十人的隊伍,要等上2個多小時才能買到鹹蛋黃肉松青糰。而在王家沙,馬蘭頭和豆沙是賣得最好的兩款,就連盒馬超市今年也做起了腌篤鮮青糰。

  “隨著清明臨近,豆沙青糰後期應該還會有一波銷量上升,畢竟是青糰裏的傳統口味。而現在主要是衝著美食、美味來購買的,所以創新的鹹味更受青睞。”新雅粵菜館相關人士表示。

  老字號要傳承的不僅是老産品

  從八寶飯、湯圓、青糰到鮮肉月餅、粽子,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老字號的拿手絕活,而真正引發這幾年的消費熱潮,卻是在産品創新之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師傅們正在加緊趕制蟹粉鮮肉青糰

  從鮮肉月餅裏衍生出的榨菜鮮肉月餅、大蝦芝士月餅、酸菜牛蛙月餅等,讓傳統口味有了更豐富的口感。在年前的八寶飯、年糕行業比拼中,又有幾十款或甜或鹹、用料出新的八寶飯參賽。而在這幾年的青糰銷售中,鹹味青糰也做到了叫好又叫座。引領市場風潮的,始終是這些老字號。業內人士坦言,老字號的新産品不是沒有爭議,也曾面對丟了傳統、嘩眾取寵的評價,但想清楚了老字號的發展歷程就能明白,老字號要傳承的不僅僅是老産品,而是創新和匠心,這才是支撐品牌發展的關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新雅粵菜館青糰窗口門庭若市

  新零售加入傳統節令市場

  節令食品的巨大市場,讓新零售代表盒馬也參與其中,攪動一池春水。

  上週六盒馬首次推出腌篤鮮青糰和豆沙青糰,在上海和蘇州兩地銷售,三天賣了數萬隻,賣出了研發團隊原本預估的20多天的量。而其一大特色就是現蒸現送,青糰到家時還是熱的。此前,盒馬還曾推出小龍蝦月餅、牛奶八寶飯等自有品牌商品,也都成為爆款。

  在傳統的節令食品市場出現老字號和新零售的同場競技,顯然會是一場産品、渠道、供應鏈、研發等方面的全面競爭。老字號有老師傅、好口碑、消費基礎和産品研發能力,而新零售有大數據、強渠道、更願意嘗新的消費者,還能在手工基礎上實現標準化量産。孰優孰劣很難比較,也許也不用比較,消費者自然會給出答案,而來自新零售的挑戰對老字號來説不應該是一樁壞事。也許會帶來更多創新壓力和經驗啟發,不僅僅是産品上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