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差異化發展”獲突破,業務量年增長六七成 高端醫療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位於浦東國際醫學園區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有塊閃亮的招牌——“醫改試驗田”,2014年3月投入試運營後,以國內罕見的高端定位引起廣泛關注。近兩年,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差異化發展”之路漸行漸寬,業務量年增長六七成。個中奧秘何在,對申城高端醫療機構發展又有何借鑒意義?
“高大上”遭遇“病人荒”
按國際聯合委員會標準設計建造,全程陪伴式門診,24小時一對一專科監護,床護比1:2,建築面積與病床數比220:1,超5星賓館標準服務,50%綠化率,1萬平方米蘇式園林……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硬體設施和診療環境,即使放眼全球也屬一流。然而“高大上”的同時,從開業起即面臨“水土不服”的發展瓶頸。醫院定位為營利性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不能使用基本醫保。其醫療服務收費對標國際,為國外大醫院的一半左右:普通門診掛號費600到800元,手術費達一般國內醫院兩三倍。定價高企,位置卻較偏遠,周邊環境開發不成熟。
政策方面,上海曾有意將各大醫療機構的特需剝離,全部集中到浦東國際醫學中心和虹橋國際醫學園區,但最終沒有實現;與三甲醫院優勢科室合作,將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打造為頂尖專家薈萃的“超級醫院”的藍圖,也面臨重重阻礙。
普通患者來不了,高端人群更多選擇市區三甲醫院的特需服務,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某種程度上遭遇了“病人荒”,連續數年業務收入未達預期。
2016年5月,擁有公立醫院豐富管理經驗的黃翼然出任新院長。公立醫院的一套辦院模式,顯然在這裡難以實現。經過反復思索論證,醫院上下取得共識,持續發展的可行之路唯有將醫院“平臺化”:充分利用新推出的多點執業政策,將頂尖公立醫院的專家資源融入國際品質的私立醫療服務,致力於服務全國乃至全球患者。
千余一流專家多點執業
平臺化為面臨人才和病人雙重短缺的醫療機構拓展了新空間。“就好像做‘機場’,選什麼樣的‘航空公司’入駐,要動一番腦筋。”黃翼然説。大醫院通常更重視外科,內科診療相對“弱勢”,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就把引進的重點更多放在那些大牌內科醫生身上,讓他們在這裡更有“獲得感”。還有一些大專家極其熱門,在本院一號難求,患者排隊時間甚至要等半年以上。在本院無法再增加其門診的情況下,引進他們多點執業,既提升了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品牌,也實實在在地滿足了部分患者的需求。
為多點執業專家的對接服務要做到既精細又專業。如某位風濕科專家在中心執業半天,通常看14到15個病人。中心特地安排了他以前的學生做助手,將這些病人的病史全部厘清,並從專業的角度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專家門診時就節省了仔細詢問病史的時間。而安排復診、指導服藥以及常見問題諮詢,也都由助手包辦,讓專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決疑難雜症上。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還在國內率先試水“醫生合夥人制度”。首期拿出全股本的10%,對那些貢獻度大、認同醫院發展理念和前景的院外專家,以自然人的身份、略低於市場價買入股份。目前已有近40個自然人拿到了醫院的共享股份,如章建全醫生集團、自由醫生傅一山等,還有一些公立醫院醫生參與。“醫生合夥人”不但獲得醫務勞動的收入,還能享受醫院發展的紅利。
據統計,截至目前,有1000余位上海三甲醫院的一流醫學專家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開展多點執業,其中200多位專家常駐。
做公立醫院的有益補充
有一個理念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被反復強調——“差異化發展”,即“公立醫院做得多的,中心少做;公立醫院不做的,中心多做”,將自己定位為公立醫院的有益補充。
比如仁濟醫院泌尿外科年手術1.8萬台,如果上海國際醫學中心也大力發展泌尿外科,意義不大。於是其另辟蹊徑,建立了北美男性健康中心,用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規範治療,解決患者的難言之隱。在腫瘤治療方面,考慮到大醫院在腫瘤手術的後續治療方面有所不足,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就吸引這部分病人予以對症處理,以精細的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按現行政策,絕大部分外國醫生在公立醫院只能從事教學與科研,不能臨床開刀。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利用體制上的優勢,只要經過備案註冊的外國醫生就可在此行醫,並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會診。當然引進的國外專家不能擺擺門面,而是真正有特色、且國內相對薄弱領域的專家。如與美國LAFace眼面部診療中心合作,專家團隊每月從美國飛來開展眼眶眼瞼整形手術。其他還有瑞士專家團隊帶來的人工尿道括約肌手術、“德國標準”的卒中康復模式等。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近年來通過會員制、打包價等優惠措施,對定價做了合理的下調。目前各單病種的總收費已與公立醫院特需大致持平。
在成本不增加的情況下,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去年業務收入增長了76%,首次完成年度指標;同時,近兩年臨床投訴為零。其平臺化、差異化、國際化的發展經驗,被業內認為對民營醫院和高端醫療機構具有一定的樣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