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上海微網消息:再過不久,崑曲將迎來獲頒“人類非遺”稱號17週年紀念日,這六百年的藝術遺存在其榮耀加身的芳華之年,應有怎樣的面貌和表現?5月18日,正值2018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展演之際,“崑曲王子”張軍即將用一場萬人演唱會的方式給出答案,詮釋崑曲當下的澎湃活力,極致演繹傳統文化的魅力,呈現現代戲劇谷的“巔峰之夜”。
張軍“水磨新調”新崑曲萬人演唱會啟動。
518涅槃重生
5月18日,對崑曲而言一直是個意義非凡的日子。
1956年的這一天,《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社論,引用周總理名言“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評價新編崑曲《十五貫》在北京連演46場的空前盛況。一度湮沒的崑曲驟然煥發生機。近半個世紀之後,2001年的同一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名單,19個申報項目入選,崑曲全票通過、位列“非遺”榜首。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提倡傳統文化復興的大環境推動下,崑曲更是欣欣向榮地回歸人們視野,而“5.18”無可辯駁地成為崑曲界乃至廣大愛好者最隆重、最具有儀式感的日子。
歷史上崑曲曾以一年一度的虎丘曲會成為世界劇藝史上規模最宏大的活動,曾被記載有“觀眾萬人,多泣下者”的情景。而時隔幾個世紀後的黃浦江畔,今年的“5·18”,張軍“水磨新調”新崑曲萬人演唱會鎖定後世博時代的上海文化地標——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再興萬人之勢,重造崑曲盛景。
“崑曲王子”張軍演出現場。
20載初心不變
2018年是張軍崑曲從藝20週年,儘管這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崑曲王子”遍嘗鮮花和喝彩,但是,他始終不忘1998年帶領一支小分隊“衝”進同濟大學禮堂,開啟“昆劇走近青年”的普及之路那最初的發心。“大幕拉開,臺上人多過台下人,望眼儘是須須白髮,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景象。”
於是,從20年前的“昆劇走近青年”,到後來的“我是小生”、“給過去一個未來”,張軍從未停止過引領年輕人對於崑曲從了解、認知到欣賞的各種嘗試,用年輕人熟悉而親近的方式為他們解讀、唱給他們聽、演給他們看。“有一句話,我踐行了很多年——和觀眾一起成長,從青年到中年,將來我還是會一直做下去。”張軍説,“他們是崑曲的土壤,和空氣陽光同樣重要。”
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來,緣起靜安,在崑曲的傳播和弘揚上屢有不俗之舉,從2010年的實景園林崑曲《牡丹亭》盛演不衰、2015年的大型原創新劇《春江花月夜》走紅大江南北、到2016年一人分飾四角的《我,哈姆雷特》享譽海外,張軍每每出手必是大動作。此次的萬人演唱會,張軍挑戰的可謂是歷代崑曲人的一個宏願——“唱給一萬名觀眾聽,或者説讓一萬名觀眾一齊唱崑曲”。
臺上台下用愛發聲
此次張軍的萬人崑曲演唱會將以“相見,只為再愛一次”為題,拆解出人與人各種情緣裏的細微心事,用崑曲悠揚曼妙的表達吟唱當下年輕人都有的感悟,解讀古今大情小愛中的悠思。無論是閨蜜情誼,還是鴛侶緣分,我們都能在崑曲的詞曲間找到。
此次,張軍崑曲藝術中心強強聯合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SMGLive上海文廣演藝集團、上海韻創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共同興辦崑曲萬人演唱會,可謂全面出擊,軟硬發力。作為“2018年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的巔峰之夜”,從演出規模到觀眾體量,從傳承經典傳統文化到現代演繹與大眾傳播,從緣起靜安到輻射世界,都是具有特別的高度和意義的。這是一台風格多元的演唱會,是崑曲、又不止是崑曲。無論是臺上唱給台下一萬個人聽,還是台下一萬個人齊聚一堂聽崑曲,都是一件令人憧憬、值得期待的昆壇盛事。
演唱會將由與張軍合作多部作品、名噪兩岸的著名導演李小平主導當代表達;由著名獨立音樂製作人、《我為歌狂》、《認真的雪》、《年輕的戰場》等多部音樂作品作曲、張軍的老搭檔彭程擔任音樂總監,再續“水磨新調Kunplug”的不解之緣。由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響總工程師、《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的音響總監金少剛設計聲場,同時,多次與大陸合作的台灣著名燈光設計師車克謙繼《春江花月夜》之後再度與張軍合作。由曾為周傑倫演唱會、MV擔任導演的台灣設計師陳明和挑梁演唱會視覺設計,並且由曾為“滾石30”巡迴演唱會、麥當娜新加坡演唱會、縱貫線、羅大佑等大牌演唱會擔任舞美設計的楊家明的楊家將班底來呈現此次崑曲萬人演唱會的舞臺。
除了將原有的“水磨新調”全面升級為現場樂隊的LIVE演出以外,目前已經確定的演唱會嘉賓有國際級古典美聲黃英,據主辦方透露,黃英將用女高音演繹崑曲、對話經典。而搖滾新銳指行者樂隊則以搖滾版的古詩詞作品來和崑曲唱腔同臺,還有頗具影響力的王昊王廠長帶領的白相樂隊,則會讓全場一起潮泛上海弄堂裏奔跑著的情懷,滬上新貴ZERO—G男團更以他們特有的方式表達年輕一代通過崑曲融入傳統的意願。另外,張軍多年好友、有著京劇界男高音之美譽的關棟天,也早以《短歌行》、《伶歌》等作品奠定了發燒級戲曲流行作品的典範,吳韻一哥高博文同樣是紮根傳統實踐創新的領軍人物,他們都將以“外行”的身份為崑曲挎刀助陣。(供稿 文/圖 張軍崑曲藝術中心 編輯 彭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