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獲贈陳毅珍貴遺物

2018-03-27 10:27:0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免費開放首日接待觀眾6200余人次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獲贈陳毅珍貴遺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昨天正式向公眾開放。陳毅元帥家屬捐贈的一批珍貴文物集中亮相“陳毅與上海———陳毅同志生平圖片史料展”,敘述陳毅與上海的淵源以及他為上海城市建設與發展作出的貢獻。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歷經兩年多的精心整修,位於南京西路325號的原跑馬總會大樓重新響起了鐘聲。滬上唯一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上歷博)昨天在此全新揭幕。市民們從四面八方前來,趕在第一時間進館參觀。據統計,開館首日,該館共接待觀眾6200余人次。

  6點不到,市民便趕來排隊等候參觀

  早上8點不到,上歷博門口就排起了長達幾十米的隊伍。家住黃浦區的張蓓芬排在第一個,早上5點零5分她就出門了,錯過了早班公交,便一路步行過來,到達上歷博門口時還不到六點鐘。她用手機拍下了晨曦中這棟有著80多年曆史的優秀建築的美麗輪廓。“我的外婆曾住在這兒附近,曾經一直從門前經過,一路看著它從上海圖書館、上海博物館變成上海美術館,現在又變成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我一定要再來看看。”張蓓芬説。

  市民梅先生特地帶來了上世紀90年代上歷博的明信片。他説,兜兜轉轉了這麼多年,上歷博終於有了固定陳列館址,不容易。“這是我們這座城市自己的博物館,很多遊客從外地來看,作為上海市民更應該來,而且要常來。”

  9點一到,市民們有序地進入東樓的基本陳列展廳。這幢承載著幾代上海人記憶的建築雖幾經改造,但立面與室內裝飾還留有不少精美的痕跡。一樓序廳內的兩尊銅獅,成為參觀的焦點。它們曾擺放在上海匯豐銀行大樓的門口,見證了上海的滄桑變遷。77歲的唐先生説,自己童年時曾經在旁邊玩耍,銅獅身上的每一寸凹棱他都無比熟悉。

  沿著參觀路線往裏走,百子大禮轎、6000年前的上海文化遺存、抗英英雄陳化成督造的振遠將軍銅炮、《共産黨宣言》的首個中文全譯本等1100余件重量級文物依次亮相,為人們系統呈現上海從遠古到近代6000年的歷史脈絡。它們中有80%為首次公開亮相,其中珍貴的一級文物多達100余件。

  展廳的基本陳列還注重新媒體及視覺技術的應用,在多個區域設置了互動展項。比如一樓的多媒體互動數字展墻,可容納30個人同時操作,展現了自古以來上海的海岸演變、市鎮分佈、行政區劃等變遷,堪稱一部上海簡史。在“百年校歌”互動區,觀眾爭相試聽上海各個小學、中學、大學的校歌。就連大世界的劇院也“搬來了”,不過是袖珍版的,大幕會定時拉開,迴響起老上海當時流行的滬劇、評彈等。

  50余件珍貴陳毅遺物入藏上歷博

  開館首日,上歷博還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觀眾———在開幕式上,陳毅家屬向該館捐贈了50多件珍貴文物。“父親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的第一任市長,他生前使用過的不少物件都與這座城市有淵源”。家屬代表、陳毅之女陳珊珊如是表達了此次捐贈的初衷。她介紹説,這次捐贈的文物中,大多是陳毅和夫人張茜在上海期間使用過的,比如鋼琴、鋼絲錄音機、收音機、唱片機等。有些則與上海有著特殊緣分,比如,陳毅擔任外交部長時,夫人張茜隨他一起出訪時穿的不少旗袍,便是由上海鴻翔時裝公司製作的。

  此次捐贈的文物中,還有兩盒陳毅用過的圍棋。“抗戰年代,父親經常要出去打仗,棋盒不方便攜帶,他便用兩個袋子裝圍棋,一袋白棋,一袋黑棋,挂在馬背上。”陳珊珊透露,此次捐贈的這兩盒圍棋,是陳毅在延安期間和國際友人———米勒大夫及夫人下過的,小小圍棋,見證了陳毅熱愛傳統文化的一面。

  陳毅喜歡詩詞和文章,非常重視文化方面工作。上海博物館原館長馬承源曾告訴陳珊珊,該館初建時曾向陳毅市長征詢文物收集方向,陳毅給出的建議是:青銅器。這句話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特色。“對上海的建設,父親傾注了很大的心血,所以我們很願意把他的遺物留在這座他熱愛的城市。”陳珊珊説。

  為了回饋這份慷慨,上歷博特意在該館西樓推出了《陳毅與上海》文物文獻展,以陳毅一生的經歷為主線索,敘述陳毅與上海的淵源以及他為上海城市建設與發展作出的貢獻。這是該館首批推出的四個臨時展覽之一,其他三個分別是:銘記初心———《共産黨宣言》史料展、鐘聲再起———新館館址的前世今生、上海城市記憶館藏油畫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