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當代茶聖”吳覺農誕辰121週年 2018年“全民飲茶周”系列活動舉行

2018-04-16 17:28:1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消息(彭麗):在茶文化底蘊深厚的上海,2018年最重要的茶事之一——“全民飲茶周”于4月14日至21日在吳覺農紀念館(隸屬於上海百佛園)拉開序幕。“飲茶周”期間將舉行一系列的茶文化展覽。屆時,有300年曆史的哥德堡沉船上的茶葉將撩開神秘面紗。同時,此次“飲茶周”更注重全民的參與度,“飲茶周”期間會舉行一系列由市民參與的茶文化活動,其中少兒茶藝表演尤為引人注目。

     “全民飲茶周”今年全面升級

   創辦于2014年4月的“全民飲茶周”,其前身是從2005年起吳覺農紀念館每年4月14日定期舉辦的吳覺農紀念活動。吳覺農是“當代茶聖”。吳覺農紀念館負責人、中國壺藝大師許四海出於對吳覺農的景仰,以及向社會普及弘揚茶文化的初衷,于2005年在百佛園內開設中國第一家吳覺農紀念館。而每年舉辦紀念活動的4月14日正是吳覺農的誕辰紀念日。2014年上海市舉辦“全民飲茶周”,遂將兩件重要茶事合二為一。

【供稿】【專稿專題】紀念“當代茶聖”吳覺農誕辰121週年  2018年“全民飲茶周”系列活動舉行

全民飲茶周展覽現場。王璐 供圖

   隨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共識,今年“全民飲茶周”全面升級,從展示內容到活動數量上都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準。據許四海大師介紹,4月14日開幕式當天,將有來自雲南、福建、江西、江蘇、北京、重慶等全國十幾個省市的300多位茶文化研究權威以及著名的中國茶人來到現場,就中國茶文化普及的現狀與未來展開交流。

   此次上海市民文化節“全民飲茶周”由吳覺農紀念館、吳覺農茶學思想研究會、上海茶葉學會、中國茶人聯誼會主辦。

     “全民飲茶周” 亮點紛呈

   據了解,2018年“全民飲茶周”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兩大板塊。其一是展覽。一批重要的茶文化文物屆時將亮相。當然,最受關注的是哥德堡沉船茶。

【供稿】【專稿專題】紀念“當代茶聖”吳覺農誕辰121週年  2018年“全民飲茶周”系列活動舉行

哥德堡號沉船上的中國茶。王璐 供圖

   據了解,1745年一艘滿載中國茶葉的貨船從廣州出發,一路漂洋過海,不料卻在駛入哥德堡港口時沉沒。時隔250年之後,1992年,哥德堡沉船被打撈出海,人們驚訝地發現,由於包裝得當精妙,其中的茶葉竟然完好無損,沒被氧化。哥德堡沉船茶於是成為今人研究清代乾隆年間茶文化的重要文物。許四海告訴記者,哥德堡沉船茶極為珍貴,在中國很罕見。此次在“全民飲茶周”現身,也為活動增色不少。

   另一版塊就是市民互動版塊。上海的茶文化推廣者們認為,茶文化是活態文化,弘揚茶文化不僅要將理論,更要講實踐。既然茶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那麼弘揚茶文化就要讓市民在體驗中感受,在生活的日常使用中體悟。

   據了解,在互動版塊中一些茶藝表演格外引人關注。今年“全民飲茶周”邀請到了嘉定練川實驗學校的50個學生來進行茶藝表演。這些孩子平時都得到了吳覺農紀念館老師的悉心指導,對茶藝有著自己的理解,並且深切地熱愛上了茶文化。同時,上海馨悅茶學社的長者們也會來進行茶藝表演。通過“奶奶泡茶娃娃評,娃娃泡茶奶奶評”,評出優勝者。

   “全民飲茶周”活動還包括“不忘初心,傳承經典”中茶蝴蝶“茶聖茶”品鑒會、祭拜“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等。

   要將中國的茶文化傳揚到世界各地

    “飲茶周”的活動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舉行。而在此之外,作為“飲茶周”主要組織者的吳覺農紀念館,其對中國茶文化的弘揚幾十年如一日,天天都在進行。

   上海百佛園內建有收藏有300多把歷代茶壺精品的四海壺具博物館、紀念古代茶聖陸羽的“陸羽館”,以及紀念“當代茶聖”的“吳覺農紀念館”。目前還正在籌備講述從神農氏起至今的中國茶文化發展史的“神農5000年紀念館”。這些展示茶文化的精品展館從1990年代開始,常年免費對公眾開放,不遺餘力地普及和弘揚茶文化,在社會上取得了很好的反響。

【供稿】【專稿專題】紀念“當代茶聖”吳覺農誕辰121週年  2018年“全民飲茶周”系列活動舉行

全民飲茶周展覽現場。王璐 供圖

   許四海告訴上海微網,他第一次深入接觸茶文化是在1967年抗美援越的戰場上,當時他隨身帶著一本茶書來讀,血雨腥風之中,這茶書讓他內心寧靜,更有感於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當時他就發願,一定要做中國茶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從戰場上回到故土,雖然許四海做過很多職業,但是對於茶文化的癡迷,以及弘揚茶文化的決心從來沒有改變。

   後來許四海辭去公職專心制壺,成為一代壺藝大師。並在上海的西北角建起了一座百佛園,專心弘揚茶文化。2016年正當許四海的制壺達到巔峰時,他突然宣佈“封印”,從此不再制壺。對於自己的做法,許四海的解釋是,制壺往往花費他大量精力,現在封印了就可以專心致志地投身到向社會弘揚中國茶文化的行動中去。許四海很欣賞毛澤東主席的名篇《論持久戰》,他對上海微網説,弘揚茶文化也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所有的茶文化推廣者持之以恒地去努力。

   此次“全民飲茶周”的全面升級和創新,也被認為是許四海的這一批中國茶文化推廣者的又一次努力。對於為何對推廣茶文化如此孜孜不倦,許四海説,這是因為在他看來,中國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流文化之一,也是中國對於外國人而言重要的符號。古代絲綢之路的形成與茶文化密切相關,中國茶文化在社會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茶文化的弘揚,其實也是中國“強國之夢”的一個重要體現。

   推廣茶文化的前提是普及場館的建設。目前吳覺農紀念館正在各地推動開設開設分館的工作。計劃是在全國各個省和直轄市都要有一家吳覺農紀念館,上海的吳覺農紀念館與這些分館實行資料的共享。目前已經在福建的武夷山和江西的上饒開了分館。計劃每年開兩家。並且未來準備在海外開設“貢茶院”,讓中國的茶文化輻射到世界各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