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浦東》:激蕩的心靈史屬於兩代奮楫者 首部全景式聚焦浦東開發開放的電視劇將於下半年播出,該劇主創接受本報獨家專訪
《大浦東》大結局,與浦東開發開放同行的主人公再登上過江輪渡,心頭已過萬重山。該劇由張博、李念領銜主演,圖為劇照。
■該劇展現了30年間上海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尤其是在浦東開發開放的進程中,上海城市面貌的變化
■該劇以陸家嘴、洋涇老街等為切入口,通過幾戶家庭、兩代人之間的鄰裡守望、情感糾葛,展現老街與市民生活的變遷。觀眾能透過劇中與現實呼應的背景,看上海經濟的飛速發展,看人民生活的顯著改善
■該劇選擇金融業為主線,由一個行業來閱讀上海經濟的發展、城市産業升級的步履
1990年前夕,財經院校大四學生趙海鷹跌到了人生谷底。他從家裏搬出,住進了浦東洋涇浜老街的出租屋,希望少時的記憶和熱情的老街坊們能安撫自己受挫的心。22歲的他不曾意識到,腳下的土地即將滄桑巨變,個體的命運將同時代風雷熱烈交纏。
這是電視劇《大浦東》的一段情節。作為國內第一部全景式聚焦浦東開發開放的劇作,該劇已在進行後期剪輯,預計今年下半年同觀眾見面,為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獻禮。
《大浦東》劇本出自張強之手,他是《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我的1997》《于成龍》等劇作的編劇。在他筆下,“大浦東”之“大”,既是時間上的跨度———從1986年寫到2017年;也體現在人物的容量上———主要角色達40多人,每一個都是社會不同層面的注腳;更是心靈上的寬廣———有幸與大好時代同行,兩代奮楫者的勵志日記其實也書寫著“奮鬥者才幸福”的真諦。
■四名年輕人的金融夢,折射著“富起來”時的選擇題
雖然剪輯還在進行中,但導演王義明很早就想好了《大浦東》的開篇:“1986年冬天,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訪華,收到一份珍貴禮物。”那是一張中國飛樂音響公司的股票,來自“世界上最小的證交所”———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范爾霖帶著激動的心情到上海辦理股權變更,期待見證改革開放在中國的新進程。而他以及同行美國金融家們的到來,也在上海四名年輕人心中點燃了金融夢。”王義明説,“故事就此展開。”
劇中的四名年輕人趙海鷹、謝天陽、陳夢蕾、吳一白都是財經大學的學生。在浦東開發開放的前夜,在中國的股票史仍處於孕育期時,他們有的雄心勃勃,認為上海將是未來的中國金融中心,有的迫不及待想要出國,立志去華爾街闖蕩。
循著他們的成長軌跡,觀眾將看到“敢為人先”的上海在浦東開發開放後,創下了多少“中國第一”: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個金融貿易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第一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上海自貿區……也能看到世界經濟大局投下的印記,比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
不過在主創們看來,真正的重頭戲,並非金融大事件,而是年輕人在“富起來”的過程中如何選擇。上世紀90年代,浦東熱土也給所有身在上海的人心頭點了一把火。外匯買賣、股市風潮、個體經商、下海浪潮,這些時代特定的關鍵信號撲向彼時的年輕人。君子豹變的途中,誰守住了初心,誰丟掉了底線,誰又可能被時代拋下,這些都是劇中年輕心靈遭受的困難之處,也是迷人之處。編劇希望:“劇中呈現出的心靈激蕩,能給當下正在創業的人們帶來些許啟迪。”
■40集濃縮30年,為市民記憶繪一幅袖珍畫卷
除了金融才俊成長史,《大浦東》另一條隱藏的線索是市民記憶。
“30年呼嘯而過。可每當我們感恩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果,許多往事都會浮現出來。”製片人李傑林由己及人,“我們想把記憶中的老物件呈現給觀眾,重溫共同走過的了不起的路。”
他告訴記者,用40集濃縮30年,講一個緊湊的好故事是挑戰,要復刻那些早已消弭在發展中的老痕跡也是挑戰。為此,劇組在松江盛強影視基地搭建了一條街,模樣參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洋涇老街。老街上還會有“老街坊”“老娘舅”“四眼”等帶著市井氣的鄰裡稱呼。
這些劇情的旁支人物,主要承擔側面描寫城市風貌巨變的任務。比如基礎設施的建設,劇中人原本每天擠著擺渡輪船過江上班,到後來南浦、楊浦等一座座大橋跨越黃浦江兩岸,其畫外音是上海城市建設的滄海桑田。
“我們不會在劇中標明具體年份,但觀眾能從東方明珠電視塔、浦東國際機場、張江高科産業園、世博園區的從無到有,自己梳理出一條時間線,因為那些都是記憶裏極強的共鳴點。”李傑林説。民生改善也能從劇中不動聲色地流露出來。拎馬桶、煤球爐上攤蛋餃、糧油店裏拷醬油等,大家在電視上看到時會感到溫暖,會會心一笑,但更多的,是對一天天幸福起來的生活感同身受。
劇集的尾聲,當初的四名年輕人都已年過半百,他們對應著現實裏我們的父兄一輩。而那40多個有名有姓的角色,也代表著職員、個體戶、大學老師、公務員、商人等各行各業人,會在今天找到各自的鏡像。劇中人度過了30年寒來暑往,他們將自己的心靈史傳遞給下一代,也交給熒屏前的觀眾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