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本深海探索譯著《深海探險簡史》發佈

2018-05-24 14:11:58|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國內第一本深海探索譯著發佈 原著為泰坦尼克號殘骸發現者 

  近日,由上海海洋大學翻譯的《深海探險簡史》亮相上海科技節。這是國內第一本講述深海探索過程的譯著,原著為羅伯特·D·巴拉德,他是美國海洋科學家,“泰坦尼克號”殘骸發現者,世界上著名的海底探險家。

  據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介紹,2017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希望他能推薦人員翻譯羅伯特·D·巴拉德的《THEETERNALDARKNESS——APersonalHistoryofDeep-SeaExploration》(即譯著《深海探險簡史》)。崔維成對羅伯特·D·巴拉德非常熟悉,多次讀過他的文章,並知道他在著名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工作了30年,領導和參與了超過110次深海科考,是們深海領域的一位非常知名的老前輩。於是牽頭策劃了翻譯團隊。

  《深海探險簡史》由上海海洋大學萬米載人深淵器機械系統主任設計師羅瑞龍等人翻譯。

  書中通過紀實小説般的語言,為讀者介紹了人類探索深海的過程和驕人的成果。作者羅伯特·巴拉德因發現“泰坦尼克號”殘骸而聲名遠揚。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人類探索深海的歷程,大部分歷史作者都親身參與過,因此更像是一本回憶錄,帶領著讀者離開熟悉的海面,跟隨著先驅們的步伐,進入廣袤且永恒黑暗的深海中,不畏艱險地進行著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不斷地探索深海的奧秘。

  “這是國內第一本關於深海探索的譯著。我的確覺得這是一個既有文采又懂科技又有親身經歷的人寫出來的優秀作品,從中我自己也學到了很多的新知識。書中故事性很強,一讀就讓人愛不釋手。這除了得益於作者豐富的海洋科考經歷和知識,更是他對科學普及的熱愛和重視。”崔維成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