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塘灣村:散發著《白樺林》氣息

2018-06-07 09:01:28|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尋找氣質鄉村 | 寶山塘灣村:散發著朴樹《白樺林》氣息,能吸引年輕人來“治愈”嗎

  從市區開車沿著滬太公路向北,在不到蕰川公路的地方,向東進入滬新路,眼前的風景漸漸清新起來。

  這裡就是寶山羅涇鎮塘灣村,以其境內東西塘灣宅而得名。撲面而來的,是鬱鬱蔥蔥的樹林,面積足有1100畝,包括香樟、黃山欒樹、七葉樹、楓樹等,好似一個天然氧吧。樹林旁邊,池塘裏,可謂“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走在新修葺的棧道上,大可深吸一口新鮮空氣,靜賞一會兒自然風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_副本

  整個村40%的面積被樹林覆蓋,就像森林公園,這成為了塘灣村獨一無二的優勢。春夏之際,透著寂靜,陽光透過翠綠的林蔭照射下來,若隱若現。躲在林間的鳥兒,嘰嘰喳喳個不停,不知是要出來覓食還是欣賞風景。待到冬季來臨,皚皚白雪覆蓋著森林,一片瓊林玉樹,甚是壯觀。讓人聯想起朴樹的那首帶著淡淡感傷的《白樺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_副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_副本

  村裏的水系十分豐富。兩條區級河道荻涇河、界涇河南北貫穿,兩條鎮級河道毛塘河、南潮塘東西分佈,20余條村級河道縱橫交錯,其中Ⅲ類水標準15條、Ⅳ類水標準9條,時常可見鷗鷺飛翔、螃蟹爬行,為村子平添了幾分靈動,亦有獨特的江南水鄉風韻。

  藍色水道、綠色林道和健身步道交相輝映,呈現出一派舒適的慢行鄉村環境。傍晚時分,在村裏隨處走走,轉角便能遇見一些正在散步的村民。大夥兒説説笑笑,一副樂呵的模樣。66歲的村民張永興和記者聊起來:“近幾年村裏環境整治,村裏十幾個廠都關了,河道邊的違建拆除了,水質乾淨了。大家又可以在河裏釣魚摸蝦,感覺回到了小時候的辰光。”

  再往前走走,眼前豁然開朗,大片的耕地便出現了。現在的季節,水稻尚未成熟,遠遠望去,還是綠油油一片。等到秋天再來,一片金燦燦的水稻便到了豐收的季節。塘灣村的農田有些來頭,是上海市優質稻米評比金獎的寶農34大米主産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_副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_副本

  一座座風格各異的農家別墅,就隱隱約約地藏在層層疊疊的綠意中。站在自家的別墅前,塘灣村黨支部書記喬文英正笑盈盈地和記者打著招呼。她介紹説:“從最早的草房,到後來的瓦房、樓房,再到現在的洋房,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更多百姓願意回鄉造房,紮根羅涇,現在基本家家都住別墅。每年鎮裏都會評選‘優美庭院、花園單位、特色樓道、美亮村宅’,我們塘灣村已經有好幾戶農戶評上了‘優美庭院’。”

  年輕人大多外出求學工作了,留在村裏的多為老人,無不在此過著閒適的生活。兩三百平方米的別墅內,住著老倆口是常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_副本

  儘管景色優美,塘灣村的外界知名度卻並不高。也許正因如此,這裡基本保留著自然村落的樣子。其實也是刻意為之。“我們在環境改造的過程中,可是連一棵樹也不捨得移呢。”喬文英説。

  喬文英帶著記者走了十分鐘,來到位於村內的塘灣社區衛生服務站。在這裡,村民可以刷醫保卡,治療一些常見病。緊挨著衛生服務站的,是農家書屋、活動室、免費理髮室等。一些村民正在活動室裏聽著戲。 另一側,是籃球場、健身器材區。晚上,在球場邊的空地上,村民們也熱衷跳起廣場舞來。

  村裏還設有睦鄰點。記者前往時,幾位阿姨正帶著老花鏡,繡著十字挑花。羅涇十字挑花,屬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塘灣村,上了年紀的女性基本都會繡上幾下。還有人在練習滬劇,這裡正是滬劇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滬劇名家丁婉娥的家鄉。不過,村民們大多內斂,多羞于在外人面前高聲演唱,更樂於在田間地頭哼哼小調。喬文英介説,計劃通過3—5年時間,將塘灣村打造成上海北部地區滬劇愛好者的聚集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_副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_副本

  在塘灣村的最後一站,記者終於遇到了一位回鄉創業的80後年輕人。她叫王莉莉,原先在顧村開農家樂。近兩年眼見著村裏環境越來越好了,就把自己的老宅重新裝修了一下,拿出一樓開起農家樂來,取名“王家小院”,也成了塘灣村的首個農家樂。4月底剛剛開出來,靠口碑相傳生意,已經挺不錯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_副本

  這個小小的庭院,不同於其他農家別墅,裝修風格現代簡約,黑白色調。庭院外,是鞦韆和葡萄架,供遊人玩耍、採摘。王莉莉説:“我很高興成了村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過,到我這裡來吃飯的人老在問:‘想住一晚怎麼辦?’現在村裏還沒有民宿或者精品酒店,否則更吸引人哩!”

  話沒説完,廚房裏有人喊她,王莉莉洗洗手,趕緊去幫廚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