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尋找新動能 “老大場”築巢引鳳

2018-02-27 09:44:5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尋找新動能,“老大場”悉心築巢引鳳 寶山區大場鎮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精心規劃建設上海國際研發總部基地,重點吸引培育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文化創意企業,引領區域産業轉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滬太石材市場經“五違四必”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後被改造成朗香公園,新老地標的交接折射出大場鎮的産業轉型。圖為公園效果圖。(大場鎮供圖)

  去年,在有“國賽”之稱的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上,寶山區大場鎮的創業企業“票易通”躋身互聯網行業組全國三甲———大場鎮將此事寫進了鎮政府工作報告。

  成立兩年多的“票易通”,從各方面看,都是處在快速成長期的典型科創企業:營業收入急速增長,稅收貢獻暫不明顯。這類企業在張江或漕河涇可能沒什麼稀罕,而在寶山區大場鎮則被視作珍貴的種子選手。

  “老大場”需要一些有説服力的案例來印證新産業探路的方向。

  上海雲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6月成立,旗下産品“票易通”是供應鏈信息協同及增值稅發票管理方案提供方。這家企業可以説是緊隨國家稅改“風口”而生———“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前夕,各行各業都要重建稅收管理體系。

  “票易通”首席運營官白洋介紹,增值稅稅收管理複雜程度遠遠高於營業稅,“假如某供應商為一家地産集團的200個地産項目供貨,以前結算時,雙方結一次總賬、開一張發票就行,現在要用進項發票抵扣增值稅,供應商就得給200個項目公司分別開票。”

  “票易通”所做的,是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手段幫助企業實現智慧化稅收管理,完成“營改增”過渡。現在,阿裡巴巴、麥當勞、國家電網、沃爾瑪、保利、萬科等上百家知名企業都在“票易通”的客戶群內。

  “票易通”有幾位創始人來自寶鋼———國內最早探索財務服務共享體系的央企。大場鎮很早就知道有這麼一支團隊,財務專業出身的副鎮長許志康認定這一領域極有前景。“票易通”最初物色落腳點時,“只想過到底去張江還是漕河涇,壓根兒沒考慮過寶山區。”大場鎮不惜花費一年半時間跟蹤企業,多次找創始人員深談,希望把他們引進轄區內的上海國際研發總部基地,甚至表態:“園區就算空著,也要等到你們。”

  上海國際研發總部基地其實只比“票易通”年長兩歲,它是大場鎮“十二五”時期重點建設的園區,位於滬太路沿線,軌道交通7號線直達,佔地189畝,規劃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是老鎮産業轉型的“新建載體”和鎮域形象再造的“新地標”。它如何“築巢引鳳”,對於大場鎮來説,具有産業引領意義。大場鎮黨委書記楊金娣説,最好的産業載體留給重點規劃的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領域企業,對不合適的市場主體要有拒絕的耐力。

  2015年年底,“票易通”入駐總部基地,當時企業員工不足十人,辦公面積500平方米。現在,員工隊伍擴容到300多人,辦公面積已達2500多平方米。繼“票易通”之後,總部基地又陸續引入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負責總部基地招商運營的寶山科技園負責人張惠明認為,服務科創企業講究眼光也講究時機,“政府要在企業最需要支持的階段出現,像保險代理員服務客戶那樣服務企業。”

  “大場鎮産業空間總體呈碎片化,即便借助‘五違四必’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等契機‘騰籠換鳥’,也還是面臨著很多難題。比如,在空間分散情況下,如何形成産業集聚度?”楊金娣坦言,轉型之路漫長,現階段大場鎮要“做口碑”,讓高新技術企業相信在這裡能發展好,讓他們覺得“到大場鎮幹事創業蠻舒服的”。

  “成熟載體意味著成熟的生態,也意味著更高的商務成本、更少的關注度,而在這裡我們得到的關注是別處比不了的。”白洋説,企業見證了大場鎮“辭舊迎新”的努力,“過去總部基地與高污染、高風險的滬太石材市場為鄰———石材市場既是大場鎮的實物地標,也是一座産業地標。一年前,佔地200畝、違搭成群的市場被徹底整治,改建成了公園———新老産業地標就這樣完成了交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