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創意”助力黔貴非遺融合時尚走向世界

2018-06-08 09:11:3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東華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研培計劃”激活貴州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手工技藝——“上海創意”助力黔貴非遺融合時尚走向世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與高定禮服結合的錫繡禮服,與設計師品牌合作的侗族繡花包,與知名企業聯合開發的精美頭飾……這些刺繡都是來自貴州大山裏的 “手藝人”的作品。每年5月,來自遙遠貴州山區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都會來到上海,參加東華大學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研培計劃。連續三年,東華大學設計專業的教授們,一直在努力把民族藝術與學校時尚設計教育相結合,培養校園裏的年輕人,同時讓原生態的民族刺繡藝術能夠被更多人所了解,通過現代設計語言的重新演繹,讓久藏深閨的中國傳統手工藝 “活”在當下,甚至走出國門。

  非遺傳承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藝,同樣需要新鮮血液

  20位來自貴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研修學員今年已經在東華大學學習近一個月了,最常見的情形是,他們穿著親手繡制的服飾,一邊唱著貴州山歌一邊飛針走線……

  “今年研修班的學生年齡都在三十歲左右,特別年輕,而且學歷也比以往高,其中不少已經擁有自己的刺繡企業。”非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柯玲告訴記者,非遺的傳承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藝,同樣需要新鮮血液。 “年輕人更願意嘗試和接受新鮮事物,回到貴州後也能把在這裡學到的東西教給當地人。”

  自2016年9月以來,東華大學已舉辦了三期 “傳統刺繡創意設計”研修班,一期非遺培訓班,培養非遺傳承人110余人。

  最初來參加研修班的多是當地年長的傳承人,但今年來的人明顯年輕多了。因此,研修班在整體課程體系設置上,也加入了更多實踐表達環節。

  在刺繡元素時裝設計表達課上,柯玲手把手、分步驟給設計零基礎的學員們詳解如何將一個傳統刺繡圖案舉一反三,從材料、色彩、構圖上進行系列化設計,實現在現代産品中的應用。

  柳勝,是本期研修班唯一的男生。1983年出生的他,自八歲起便跟著外公學習剪紙,如今已是貴州省六盤水市彝族鄉剪紙工藝第四代傳人。他最初轉行的原因很簡單——一天完成一塊繡片的話,就可以掙到100元。

  轉行後柳勝發現, “刺繡的第一個步驟正好就是剪紙”。不過,剪紙和刺繡也有不同之處,比如簡單的一勾,剪紙只需一刀,但刺繡至少要繡上六針。最初開始練習刺繡的柳勝,一個簡單的圖案也要繡上一整天,但他卻甘之若飴。

  在傳統圖案基礎上結合當下生活再創作,將剪紙作品的塊面感和刺繡工藝的細膩線條感結合,柳勝漸漸摸出了門道, “到大學研修,讓我大開眼界,知道有內涵的民族風格才是好的東西”。

  柳勝受到啟發,重新設計了原來象徵多子多福兒孫滿堂的吉祥石榴花圖案,把單色塊填充的石榴籽改成象徵美滿生活的勾線桃花,像江南漏窗一樣,畫中有畫,景中有景,虛實相間。 “柳勝的優勢是抬手就能剪,隨手就能畫。”指導老師傅婷希望他能把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 “將剪紙藝術融入刺繡,創作出不同的刺繡作品”。——

  讓傳統貴州刺繡融合當代時尚設計,走向世界舞臺

  學一學愛馬仕如何讓延續百年的標識圖案與當下流行文化對接;去新天地、田子坊等創意園區以及上海灘、龍鳳旗袍等海派時尚品牌企業調研時尚産品開發;嘗試跳脫固有配色和刺繡工藝,使設計更符合現代都市人的審美……

  “參加研修的非遺傳承人們都有紮實的刺繡技藝,如果能夠開拓眼界,打開創新思路,那不僅能夠提升他們的收入,更能夠推廣我們的非遺文化。”讓非遺刺繡技藝煥發新的生機,是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書記袁孟紅思考最多的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産只有讓年輕人理解和喜歡,才能一代代傳承下去。”

  為此,研修班通過經典賞析、市場調研等多種渠道,為非遺傳承人“拓開眼界”,還特別設置 “非遺實踐課堂進工廠”環節,讓學員們在東華大學課外教學實習基地嘗試在皮革等不同載體上刺繡,探索更多産品延伸的可能性。

  “這是我第一次在皮革上刺繡,沒想到效果這麼好。”來自黔西南萬峰湖的布依族姑娘岑開連説, “以往我們只是做傳統的貼布繡,整件衣服做起來費時費力,賣的價格也不高。”在傅婷的建議下,岑開連將當地繡在嬰兒背巾上代表吉祥的圖案剝離出來,用鏤空方式貼在皮質手包上,傳統圖案立刻煥發出時尚感。在貴州已創辦手工刺繡坊的岑開連表示, “回去以後,我要開發新的刺繡産品,在電商銷售、客戶需要等方面做細,把産品賣到全國各地。”

  為了讓這些非遺傳承人能將自己的手藝推向市場,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文化,學校召集服裝設計專業學生與20位非遺傳承人結對共同創作。與苗族姑娘潘鳳英合作的是服裝設計專業研究生劉認,剛開始兩個年輕人的合作並不順利:劉認對苗族文化不了解,只能把繡片生硬地加在服裝上;而潘鳳英,也無法將劉認的創新設計稿完美地落實在繡片上。

  傅婷慢慢啟發兩個年輕人嘗試對刺繡元素刪繁就簡,打破苗繡對稱的形式,用當地人不可能使用的透明塑膠 (TPU)作為繡片基材,表達傳統文化與現代流行相互滲透和碰撞的寓意。潘鳳英慢慢打開了思路, “以前我們喜歡繡滿整身衣服,但可能還不如就在某個地方繡一點效果好,傳統的修飾少則精、多則滿”。

  這樣的培訓,讓研修學員們在學識、眼界和技藝上都有了提高。首屆研修班學員與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共同設計製作完成的結業作品,在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等地展覽,讓傳統貴州刺繡與當代時尚融合,走向世界舞臺。

  “比起走向世界,我們更希望能將學到的東西回饋家鄉。”

  “比起走向世界,我們更希望能將學到的東西回饋家鄉。”在採訪中,非遺傳承人對記者説得最多的,就是希望將創新理念帶回家鄉、造福當地。

  學員王琴的家鄉冊亨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布依服飾之鄉,可這個家家有織布機、個個會 “針”功夫的冊亨縣,很多留守婦女卻是貧困戶。已經靠賣繡品有了穩定收入的王琴開設了錦繡坊,集中了60多位留守婦女來錦繡坊上班,帶動了附近三個村300多個婦女在家靈活就業。繡娘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邊唱山歌邊織布。王琴也被大夥選為縣人大代表,成了十里八鄉的名人。

  這次跟著老師看了很多原創工作室的産品後,王琴發現手包、高跟鞋、家居用品都能搭配刺繡來做。老師們在時尚買手講座、時尚非遺産品産銷管理等課上詳細講解的互聯網行銷更是讓她大開眼界。

  本屆研修班班長、貴州民族特色文化産品品牌 “梅子留香”創始人陳梅則往前走了一步, “來到東華大學,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志同道合而且技藝精湛的小夥伴,我們需要合作平臺!”風風火火的陳梅説幹就幹,準備發起成立 “貴州刺繡大師聯盟”,在研修期間就已與大半學員簽訂協議,下了多批訂單。這些學員的刺繡作品未來將出現在貴州的機場。

  “如何細分和拓展品類,讓更多都市人接受自己的産品,從設計理念到物材選用再到市場推廣,需要克服的困難很多,因此我們每年定時回訪,盡己所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柯玲告訴記者。

  回訪制度讓老師們悉心解決學員們在拓展産品線過程中在款式、色彩、售賣方式等方面遇到的各種問題,引導學員在秉承傳統的基礎上,加入當代人樂於接受的元素,形成從設計到生産再到行銷的完整文創産業鏈,讓更多人喜歡上貴州刺繡,讓貴州刺繡煥發新的生命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