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非遺”傳承回歸 97處文建將免費開放

2018-06-06 08:50:58|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非遺"傳承實踐回歸社區 97處文物建築6月9日免費開放【附名單】

  6月9日是第十三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上海將全面啟動“非遺在社區”,市、區、街鎮推出800余項“非遺在社區”活動。當天97處文物建築將免費開放,其中黃浦區原法租界會審公廨及警務處舊址(現黃浦區檢察院)和靜安區德萊蒙德住宅為首次開放。

  “非遺”傳承實踐回歸社區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活動的主題為“多彩非遺,美好生活”。6月8日至10日,全市350多名非遺傳承人將在200多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開展650場活動。據不完全統計,“遺産日”期間,上海市、區、街鎮將推出800余項“非遺在社區”活動,包括互動體驗、講座培訓、展演展映、專題展覽等。

  “非遺在社區”項目是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發起推動、覆蓋全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社區傳承傳播工作。該項目尊重、保護和支持以人為核心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實踐回歸其孕育發展的社區、回歸當地民眾的生活,積極引導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在社區常態化開展演、講、示、教等傳承傳播活動。

  據市文廣影視局公共文化處處長楊慶紅介紹,6月初實現全市各級非遺傳承人在市、區、街鎮的文化設施布點全覆蓋。她表示,引進傳承人到社區,每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都有非遺,讓周邊老百姓都知道這個項目,讓“非遺”回歸到民間,培養社區土壤,增強非遺項目的生命力。

  兩處文物建築首次向公眾開放

  與往年一樣,市民備受關注的文物建築將集中免費開放,鄔達克舊居、舊上海市博物館、福泉山古文化遺址、步高裏等97處文化建築均在列。值得注意的是,黃浦區原法租界會審公廨及警務處舊址(現黃浦區檢察院)和靜安區德萊蒙德住宅為首次開放。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位於建國中路22號的原法租界會審公廨及警務處舊址

  位於建國中路22號的原法租界會審公廨及警務處舊址,現為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所在地。今年正值該文物建築建成100週年。作為一處使用中的政法機構辦公場所,此次開放將揭秘兩棟百年老樓的前生今生,使市民親曆法治風雲、探尋建築之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德萊蒙德住宅

  德萊蒙德住宅是一幢三層三開間的英國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因外僑德萊蒙德在此居住而得名,現為光明食品集團的辦公樓。整幢建築風格典雅、內飾精緻、保存完整,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此外,6月底,上海將陸續分批對現有的文物保護標誌牌進行替換。據悉,新標誌牌增加英文註釋和絲網印刷二維碼,觀眾掃描二維碼可獲得更多關於文物建築的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