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啟動建設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2018-06-13 13:34:00|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準,上海啟動建設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率先突破科技成果“點紙成金”瓶頸

  上海正式啟動建設閔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相關行動方案于近日正式印發。6月12日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佈會透露,上海將聚全市之力共同推進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大膽探索、積極實踐,率先破解把“紙”變成“錢”的瓶頸。閔行區表示,將花三年時間率先“點紙成金”,探索出一條具有閔行特色的成果轉化之路,打造成果轉化的 “上海樣本”,為上海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大品牌”、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作出貢獻。

  資源、載體集聚,讓“優勢更優”

  去年10月,科學技術部批准上海閔行區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的申請。發佈會現場,閔行區區長倪耀明介紹,閔行區創建示範區有優勢資源,能實現優勢更優。

  倪耀明表示,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閔行區正全力建設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擁有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兩所985高校,集聚各類人才超過40萬人,各類研發機構超過300家,登記註冊的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5萬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9件,2017年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獎61項,佔全市總量的23%。

  目前,閔行區集聚著逾百家世界500強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超過700家,市科技小巨人企業182家,有紫竹高新區、閔行開發區等一批國家級産業園區和基地,經濟規模多年位居全市第二。

  更重要的是,有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載體相對集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華東版權登記大廳等均已落戶閔行區。此外,閔行區擁有27家各類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培育了2000多家創業企業。

  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準,推進示範區建設

  當下,閔行區正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建“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打造我國醫用機器人技術轉化和産業發展基地;支持華東師範大學與以色列海法大學共建 “轉化科學與技術聯合研究院”,打造生物醫藥、基因編輯與細胞治療等創新功能型平臺。在人工智能領域,閔行區與上海交大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集聚人工智能領域國際化領軍人才,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示範區的創新應用。

  這些都標誌著閔行區將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推進示範區建設。

  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形成國企、外企、民企等各類企業廣泛參與的局面。以閔行區與上海交大、地産閔行集團共建“零號灣”創新創業集聚區為例,成立兩年來已吸引400多個創業項目、10家創業機構,獲得千萬元級以上融資企業30余家。

  鼓勵高校、院所“揭榜比武”

  閔行區目標明確:全力將示範區建成資源最優、活力最強、成果最多的創新高地。下一步將繼續提升創新資源集聚度,一方面貫徹落實“科創人才30條”,集聚創新所需之才,同時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領域。閔行區政府投資基金規模超60億元,正籌建軍民融合産業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讓好項目“找資金”不再難。

  提升創新主體活躍度,與華誼、電氣、儀電、地産等國有大企業合作,推動吳涇老工業基地轉型,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讓“老基地”通過承接成果轉化項目煥發“新活力”;推動企業加強産學研用協同創新,挖掘企業創新需求,鼓勵高校、院所“揭榜比武”,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解決方案。在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智慧城市建設、教育、醫療、衛生服務方面,推進各類創新主體的科技成果示範應用。

  提升成果轉化通暢度。探索體制機制改革,支持高校建立專業化技術轉移隊伍,通過市場化方式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爭取先行先試政策,在示範區試行科技管理的改革舉措,為科研技術人員“鬆綁解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