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視節:“熱門綜藝”做收視口碑雙贏

2018-06-14 09:49:3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價值引領,讓一度“被遺忘的角落”成為文化爆款 “熱門綜藝”完全能做到收視口碑雙贏

  “熱門綜藝”完全能做到收視與口碑雙贏!在上海電視節上,不少製作人不約而同給出一個答案——用流行音樂演繹經典詩詞的《經典咏流傳》。

  在業界看來,《經典咏流傳》用流行轉碼傳統文化,不僅讓經典在新的時代,用流行音樂與觀眾同頻共振;同樣也透過嘉賓的真實故事,賦予文本溫情力量。而與之相呼應的,是《國家寶藏》《聲臨其境》等一系列口碑節目深耕垂直領域,尋找文化節目藍海的努力和突破。

  可以説,正是在綜藝人不斷探尋文化“被遺忘的角落”,深入挖掘和闡發,並嘗試對接流行文化,抵達受眾興趣最大公約數的過程中,一批原創綜藝節目的創造力和創新力得以凸顯。

  克服“買買買”後遺症,嘗試用流行轉碼傳統

  近兩年,以《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為代表的節目引領風潮,令原創綜藝擺脫“買買買”狀態,不再依賴天價引進海外版權。不過,創作惰性的“後遺症”仍在。有業界人士感慨,《中國詩詞大會》催生一系列古詩詞競技真人秀,“朗讀者”之後,各類“朗讀者們”也層出不窮。而一旦涉及到“非遺”與“戲曲”,多半又落入“達人秀”的模式窠臼。同類競品多了,難免引發觀眾審美疲勞。沒有通過合適的綜藝手段,對內容及其背後的價值內涵深入淺出地傳播,更讓這類節目曲高和寡。《經典咏流傳》成功的意義是,讓人們進一步看到“綜藝”可以讓傳統詩詞的傳播載體進入一個新的、時尚的介面。正如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所説:“在潮流時尚和傳統文化之間形成了一種會商機制。”

  對接流行文化之餘,探尋更多的 “小眾”“冷門”領域,也是不少綜藝的創新路徑。央視的《國家寶藏》則把綜藝視野放置在國寶文物之上。昔日綜藝節目中的藝人成為國寶的配角,他們用一段故事演繹其背後的古老文明。另一檔綜藝《聲臨其境》則選擇另辟蹊徑,展現演員配音實力與臺詞功底。這檔節目的總導演徐晴和團隊過去做過不少文化類節目,一度覺得自己有點邊緣。直到近年文化綜藝節目的興起,她發現,現在做文化節目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擔心是多餘的。“只要我們破譯更多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的東西用時尚、現代、創新的手法呈現出來,就有創造更多 ‘爆款’的空間。”

  “文化可以很歡樂,創新是有效的傳承。”北京電視臺衛視節目中心主任馬宏認為,不管唐詩宋詞還是戲曲曲藝,初衷都是為了提升大眾娛樂的品質。她認為:“作為綜藝人,不僅要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綿延至今的藝術之美,也要能夠傳遞出中華民族優秀的價值觀,更需要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審美體驗和文化參與,令其被當代觀眾喜歡,帶給觀眾最好的視聽享受。”

  以價值為支點,尋找文化節目立意創新的突破口

  談到創新,綜藝人也曾陷入一種對形式創新過分關注的焦慮之中,甚至演變成一種對裝置的極致追求——似乎在 “好聲音”之後,像轉椅一樣吸睛的形式感再也難以複製了。但在《經典咏流傳》總導演田梅看來:“節目的創新不僅是模式的創新,還應是立意的創新。”

  節目的價值引領才是歷久彌新的創新之本。不管是 《經典咏流傳》《朗讀者》還是 《國家寶藏》,令人驚嘆的不只是文字本身所展現出的美與藝術,更是其演繹者背後的動人故事與激勵人心的精神力量。

  年逾古稀的台灣地區音樂人陳彼得,用一把吉他和滄桑的嗓音,為《經典咏流傳》貢獻了最沸騰的一個錄製現場。錄製節目前,原本興衝衝參與前期採訪的田梅一度很失望。這位曾創作過 《阿裡巴巴》 《無言的結局》《一剪梅》等膾炙人口作品的資深音樂人,對自己要譜曲的古詩詞並無深入了解。但是老人的一句話讓她很有感觸:“老祖宗留下的流傳千百年的東西,一定是寶貝!”

  對傳統文化要有敬畏之心,正如陳彼得葉落歸根的深情。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當老人在節目中念起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漂泊多年回到祖國的赤子之心令觀眾感動。每一首歌和每一首詩的故事都有一段人生。在田梅看來,當詩、歌、人三者達到統一,中華文化強大的向心力也得以展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