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迎接十一屆市委四次全會系列報道 瞄準“全球卓越”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上海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綜述之三
“對標最高”,在 2018年的上海,這是各級黨政幹部高頻提及的一個詞。這意味著,為了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瞄準“全球卓越”已然在上海這座城市達成共識。
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上海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底氣何在?
經濟數據是最客觀的證明。2017年全年,上海市生産總值(GDP)完成 30133.86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從結構上看,與其他全球城市不同,上海的製造業、服務業均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今年1月至5月,上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2837.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6%,戰略性新興産業增速始終快於平均速度;一季度,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保持在11%以上,為第三次經濟普查開展規模以上服務業全面調查以來的最好水準。經濟交易也格外活躍:1月至5月,上海海關關區進出口2.4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76.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3%。
但對於上海使命的深刻理解,才是上海底氣的源泉:上海的使命從來不只是體現在自身發展的水準上,更重要的是服務全國大局,集聚和配置全球要素資源,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合作競爭。
十一屆市委三次全會以來,上海率先破局,以打響“四大品牌”為抓手,強化創新驅動,突出制度供給,擴大服務功能,創造品質生活,全面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加快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打響 “四大品牌”,構築難以被取代的戰略優勢
從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的那一刻起,上海對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已有基礎上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在新的時代坐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要構築上海發展新的戰略優勢,特別是彰顯功能優勢、增創先發優勢、打造品牌優勢、厚植人才優勢。
要構築這些具有強力支撐作用、難以被人取代的戰略優勢,上海要長遠謀劃,更要立足當下。今年4月,在各項調研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按照當好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著力構築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在指導性總體意見出臺的同時,上海還制定了四個“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細了首批43個專項行動。
在全力打響“四大品牌”的目標之下,上海通過強化創新驅動,在科技引領上敢當“領跑者”、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努力增創先發優勢。
正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就是上海著力佈局的一招“先手棋”。去年10月末,上海發佈《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在此基礎上,上海持續推進“徐匯濱江-漕河涇-閔行紫竹”人工智能創新帶和“張江-臨港”人工智能創新承載區建設,發揮科創中心的資源集聚效應,張江-臨港科創中心雙區聯動,將在科技金融、重大專項、發展空間、人才引進、利益分享等方面形成協同效應。
目前,上海人工智能相關産業規模達到700億元,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産業技術和商業模式;智慧駕駛、智慧機器人等領域處於全國領先水準,賦能生態已具雛形,而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 “腦-智工程”等領域擁有相當話語權。
追求 “消費品牌最新最潮、購物環境最優最好”的上海購物,也呈現出新業態、新模式爆髮式增長態勢。在去年226家 “首店”開張的基礎上,上海正式啟動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目前已有26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一批新品集聚地就品牌 “首店”入駐簽署合作協議,一批電商平臺與品牌商簽署合作協議。正如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晁鋼令所説,一個包括供應鏈、支付系統、物流系統、信息化、先發優勢、地域優勢等所有經營要素于一身的商業生態系統體系正在上海形成,這將成為無可替代的上海購物優勢。
突出制度供給,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創新既包括科技創新,也包括理念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既有企業層面的創新、社會層面的創新,更有政府層面的創新。事實上,創新驅動的背後,就是一場刀刃向內再造政府職能的深刻改革。這場改革的目的則是突出高效的制度供給——通過有效的制度供給,把新的要素引入原有制度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實現新的組合,提供一整套更加完善、更加優質的制度保障,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全球第二家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進駐上海,這個集合了烘焙加工、體驗、品鑒服務、零售和餐飲等多元業態的全新商業模式,沒有任何現成的 “政策公式”。政府部門主動跨前服務——靜安區市場監管局邀請國家食藥監總局、市食藥監局、市衛生計生委、市食品行業協會等各領域專家,結合現行法律規範和上海發展實際,快速制定《上海市焙炒咖啡開放式生産許可審查細則》,為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落地排除障礙。這一成功案例,如今在上海廣泛傳播,其所象徵的 “店小二精神”鼓勵更多政府部門大膽探索有效制度供給,為更多 “上海首店”問世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撐。
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只要有制度供給的需求,都應該及時研究、儘快出臺。在上海,無人駕駛汽車正向著産業化方向快速進發。面對業界最為關心的問題,市經濟信息化委和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聯合製訂 《上海市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 (試行)》,並於今年3月發放了全國首批智慧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這為上海在全國率先實施智慧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奠定了基礎,將加快推動智慧網聯汽車從研發測試向示範應用和商業化推廣轉變。
放大服務功能,厚植城市軟實力
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標定位,要求上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放大經濟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首先要看的就是服務能力。市委書記李強在十一屆市委三次全會上指出,服務功能是上海的核心功能,是經濟中心城市的使命所在。 “中心”不是自封的,關鍵要看輻射帶動力,看能不能引領帶動區域發展。
將已經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一批論壇、展會、要素市場做深做精,做成投資環境的 “放大器”、優質資源的 “強力場”,是提高上海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事實上,《“十三五”時期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規劃》已經明確,到 “十三五”時期末上海基本建成國際會展之都的目標。今年,上海將舉辦全球諾貝爾獎科學家論壇,繼續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西岸峰會等。更值得期待的是,舉世關注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今年11月在上海舉辦。而以每年在滬舉辦的進口博覽會為契機,上海將加快會展業地方立法進度,深化展覽業審批制度改革,加快集聚一批國際知名展覽企業,引進培育一批國際領先水準的品牌展會,使展覽能級穩步提升,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
作為創新資源集聚之地,上海還依託人力和知識資本集聚,打造一批高端化、專業化的生産性服務業平臺。今年6月,上海智慧製造系統創新中心臨港基地啟用,其離散智慧製造實驗室按照實際智慧化車間要求設計,具備超高精度零部件試製加工能力。這一平臺將在市場培育、市場對接、市場規範和資源匹配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有助於將本土優秀智慧製造技術與解決方案推向華東、輻射全國、影響世界。
上海還著眼于提供與超大型城市精細化管理相適應的服務,將衣食住行等生活細節打造成智慧城市的神經元。在上海儀電集團中央研究院,作為智慧城市管理大腦的創新集成型架構i-Stack已投入研發,未來將為智慧城市神經系統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