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銜接“國際通行”,打造制度創新高地 ——上海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綜述之四
今年9月,中國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迎來五週年生日。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制度創新的堅實 “足跡”清晰地呈現在這片改革熱土上,上海自貿試驗區成就了多個 “全國第一”:第一份 “負面清單”,第一個開展 “證照分離”改革試點……這裡的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已在全市、全國複製推廣。這裡不僅成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和功能載體,更是國家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一扇重要窗口。
改革開放40週年、浦東開發開放28週年,新時代賦予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的責任和使命。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如今上海自貿試驗區目標更堅定,制度創新正向縱深推進,用更強的 “穿透力”為創新破冰;上海自貿試驗區視野更廣闊,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勇氣和魄力,抓住新一輪改革契機,用更強的 “輻射力”為發展鋪路;上海自貿試驗區格局也更開放,這裡不僅是制度創新的 “試驗田”,也是銜接國際通行規則的制度創新高地,用更強的 “公信力”為改革開放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更強穿透力:為深化改革探索新路
即將邁過五年曆程的上海自貿試驗區,憑藉源源不斷的制度創新成果,啃下一塊塊 “硬骨頭”:在商事制度改革上,上海自貿試驗區于2016年4月率先啟動 “證照分離”改革試點,116項改革任務成效明顯,有效降低了準入門檻,釋放了市場活力;在貿易便利化方面,得益於一系列制度創新,95%的海運貨物可實現兩天內入關,95%的空運貨物可實現12小時內入關,預計到2020年全部入關貨物都將實現以小時計……
進入新時代,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探索新路,上海自貿試驗區需要更強的穿透力,拔掉 “釘子”,打通“痛點”。今年3月,上海港悄悄啟動了便利通關的新一輪改革,這個連續八年刷新全球集裝箱吞吐量之最的 “世界第一大港”,決定攻克影響通關效率的 “頑瘴痼疾”——取消紙質 “集裝箱設備交接單”,改用“電子單”。據負責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的上海億通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呂鋒透露,目前上海口岸的這張電子化 “集裝箱設備交接單”已與10家船公司、100家堆場合作,在900家車隊及貨代企業中普及。
據了解,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與市口岸辦即將推出上海口岸電子設備交接單平臺項目 (eEIR平臺),這意味著上海口岸將實現全流程數據流轉,進一步促進上海自貿試驗區港航物流降本增效,大大提升上海港的核心競爭力。
更強的穿透力,不僅僅指單一“沉疴頑症”被攻克,更是整個流程的不斷完善與高效銜接。就在幾天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外國人服務單一窗口升級到 “3.0版本”,採用了 “容缺受理、聯動審批”新方式,不僅辦結時間縮短至14個工作日,服務內容也增加到工作許可、工作類居留許可、體格檢查記錄驗證證明等,服務效率大大提高。
事實上,國外人才從 “引進來”到 “留下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已打通各關鍵環節。在引才前端,浦東新區在全國率先設立海外人才局,頒發了全國首張外籍人才長期居留許可證。今年浦東新區出臺人才新政 “35條”,進一步提高外籍人才通行和居留便利。而在後端,外國人服務單一窗口3.0版的升級,無疑為外籍人才落戶打通了 “最後一公里”。
更強輻射力:服務於擴大對外開放
在4月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佈了中國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12項舉措。隨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相繼發佈一系列新政,新一輪金融業開放舉措力度之大、範圍之廣,超出市場預期。
開放帶來的競爭壓力,成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核心承載區,上海自貿試驗區最有條件將國家金融服務業開放重大舉措率先落地。6月21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 《中國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 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的意見》,25條措施覆蓋吸引外資金融機構集聚、便利外資金融機構落戶等六方面,凸現出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中的 “試驗田”作用。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已經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再度成為世界金融圈關注的焦點。法興銀行來了,準備落腳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控股合資證券公司,其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監何昕只説了一個理由: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基礎、有人才、有制度創新,特別適合國際投行前來發展。怡和保險經紀公司躍躍欲試,總經理戎紅鋼表示,這給外資保險企業帶來了更好機遇,有機會將産品拓展到中小企業和個人。
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上海自貿試驗區既要調動各項金融要素集聚,也要釋放更強的空間輻射力。去年3月31日,國務院公佈 《全面深化中國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這個 “上海自貿試驗區3.0版”方案明確提出,要建立服務 “一帶一路”建設和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局局長張紅透露,上海自貿試驗區目前已吸引到土耳其、約旦等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機構來滬發展,未來將加強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把上海建成“一帶一路”投融資中心和全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
更強公信力:為先行先試保駕護航
經過五年發展,上海自貿試驗區已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以證照分離改革為例,今年國務院批准將116項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改革事項向全國複製推廣,同時進一步交給上海和浦東十個領域47項改革任務。
同時,上海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也離不開制度創新保駕護航。今年5月,浦東新區啟動 《上海自貿試驗區條例》修改起草工作,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陸方舟表示,2013年以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投資體制改革、貿易監管模式、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 《條例》修改將充分固化、完善這些制度創新內容,為創新成果進一步複製推廣提供法律依據。
與國際通用準則接軌,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探索實踐也要在國際上發出響亮聲音。6月20日,國家認監委與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共同發起的上海自貿試驗區 “一帶一路”技術交流國際合作中心揭牌成立,將重點推進共商標準擴容、建設認證聯盟、共享結果採信以及優化通行機制。國家認監委政策與法律事務部副主任王學勝介紹,上海自貿試驗區未來將發佈區級標準,圍繞國際消費品流行趨勢,邀請各國機構參與合格評定相關指南準則和標準修訂工作,實現標準互通,同時,通過建設認證聯盟,逐步擴大成員國彼此認證證書的互認範圍。
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框架,建立更強的公信力,確保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成果 “落地有聲”。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上海自貿試驗區近期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開設數字法庭,涉外商事、知識産權案件可實現全程網絡辦理,為落戶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境外企業保駕護航;聘任法律諮詢專家和法律顧問,力爭把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全國法制環境最好的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