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浦東走向全國 記國內第一個自貿試驗區誕生

2018-07-11 08:51:04|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浦東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5年前,一場新的“國家試驗”從這裡啟航,“自貿區”一次賦予浦東乃至上海全新的責任和使命。

  耾耾雷聲,回穴錯迕。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揚帆起航後迅速發展,並得到一系列政策支持,國務院相繼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自貿試驗區建設正不斷向縱深推進。

  “2013年,啟航”“2015年,擴區”,將近五年多過去,從28.78平方公里到120.72平方公里,從無經驗可循到複製推廣一批重要成果到全國,上海自貿區書創造了多少個“全國第一”?勇為人先的上海自貿區,又形成了那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下一步,哪些方向又將是上海自貿區的發展重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圖片説明: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揭牌儀式現場。

  先行先試 上海創造了多個“率先”

  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作為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靠堅持解放思想、敢為人先。通過探索,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金融和事中事後監管領域已形成一批基礎性和核心制度創新,並在實踐中不斷成熟、定型。

  以上海率先探索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改革為例,企業申報數據項在船舶申報環節縮減65%,在貨物申報環節縮減24%。先入區、後申報,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十檢十放”等監管制度創新落地實施,關檢聯合查驗作業在主要口岸現場全面實行,物流類企業貨物狀態分類監管實現常態運作,以信息化和智慧化為核心的風險分析防控和無紙化通關服務系統不斷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開創,確立符合高標準貿易便利化規則的貿易監管制度,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口岸監管服務模式。

  不僅如此,上海自貿試驗區還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先照後證”、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自由貿易賬戶、宏觀審慎的金融綜合監管制度、“證照分離”、分類綜合執法等一系列重大基礎性改革,為全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提供了可借鑒的制度和改革經驗。

  碩果纍纍 上百成果被複製到全國

  總體上看,建立四年多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進一步激發市場創新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積累的經驗也為全國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了基礎性制度框架。

  截至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新註冊企業5.4萬家,月均註冊企業數量是掛牌前的5倍,新註冊企業活躍度超過80%。新設企業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近9900家,佔比已從掛牌初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近20%。

  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改革創新理念和制度創新成果已分領域、分層次在全國複製推廣。其中,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的116項行政許可事項,在全國其他自貿試驗區,以及有條件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推廣實施。

  此外,外商投資備案管理、企業準入“單一窗口”等投資領域改革措施在全國複製推廣。先進區後報關、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等貿易便利化改革措施,已在全國範圍、長江流域範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分階段有序推廣實施。跨境融資、利率市場化等金融制度創新改革成果分領域、分層次在全國複製推廣。

  “三區一堡” 3.0版自貿試驗區仍在前進

  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已經進入3.0版時代。根據2017年3月通過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了建設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區、成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三區一堡”為核心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據了解,方案明確了98項重點改革任務,至2017年底,98項改革任務已全部推開,超過76%已基本完成。以關注度很高的“開放型經濟體系風險壓力測試區建設”為例:

  在對外開放領域,54項擴大開放措施累計落地項目數2404個,其中2017年新增412個,並進一步提出新一批涉及金融、航運、商貿、文化、社會、專業服務及先進製造業7大領域的擴大開放措施建議。

  貿易便利化水準提升顯著:貨物進出口海關通關時間較2016年壓縮近1/3;啟動原産地信用簽證創新制度,信用企業可自助列印原産地證書,辦理時間由一週左右縮短到一個小時;推進集裝箱設備交接單無紙化,進口貨物抵港到企業申請提箱時間壓縮0.5-1天,每年直接降低單證成本和寄送費用4億以上。

  跬步千里 征途是星辰大海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週年,上海自貿試驗區也將在兩個月後迎來“5歲生日”,昂首邁進發展的新階段。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上有新作為”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壓茬推進重大改革創新。

  積跬步方可至千里。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上海自貿試驗區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將在3.0版本方案、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推出和實施一批重大改革創新舉措。

  例如,上海自貿實驗區將高品質提前全面完成3.0版方案改革任務: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推動“照後減證”;建成國際先進水準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對所有涉及企業的審批和服務事項“一網通辦”。

  上海自貿試驗區還將深化推進加大自主改革力度的創新舉措。如: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進一步壓減通關時間,降低查驗率;提高管理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探索制定互聯網、電子商務、大數據等領域的知識産權保護規則;支持高端的保稅維修業務;加快落實“滬倫通”。

  此外,推動重點領域設立或加強實體運作的産業服務平臺,包括建設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服務平臺、融資(金融)租賃服務促進平臺、生物醫藥跨境研發促進平臺、國際創新資源共享平臺、“一帶一路”貿易促進技術支持平臺、跨境文化貿易服務平臺。

  不僅如此,自貿試驗區與全市改革開放聯動將繼續深化。比如説,對於上海自貿試驗區已經試點成熟的改革經驗,具備條件的在全市直接推廣試驗。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升級版”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該方案系統總結提煉改革創新經驗和成果,圍繞引領國際經貿規則、完善開放環境下的現代化經濟治理體系、探索特殊區域更高水準的境內關外監管制度體系、制度創新的産業化效應、服務長三角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方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