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一景 申城地鐵出行享受“文化之旅”

2018-07-16 08:50:2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月浦鑼鼓、山陽民樂、淮劇、越劇等在人民廣場地鐵音樂角依次登臺 一站一景,地鐵出行享受“文化之旅”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麒派名家陳少雲(右二)手持“周信芳地鐵 地圖”,攜弟子乘坐“流芳”號文化列車。

  週末下午,悠揚的樂聲會在人民廣場地鐵音樂角響起。一期一主題,寶山月浦鑼鼓表演、金山山陽民樂、淮劇、越劇等依次登臺,在地鐵空間盡展文化魅力。

  以地鐵為主的上海軌交共17條線路,673公里總里程,每天1000萬人次的客流量,路網規模世界第一。縱橫交錯的線路構成城市“第二空間”,也令地鐵文化需求與日俱增。詩歌進地鐵,舉辦閱讀活動,或是從遠處駛來的“文化專列”,在描摹上海地下文化地圖的同時,也重新定義了公共空間與文化、現代生活方式間的關係。

  車站建築藝術是最大文化載體

  “1993年1號線通行,6個站點,十幾分鐘通行時間;現在來回上下班,乘客可能要在地鐵中停留兩個小時。”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建工作部部長吳昕毅説,“地鐵出行已成為城市生活方式,何不利用一列文化列車,為市民生活增添亮色?”

  地鐵文化有靜有動。建設之初,根據站點特色、地理環境所設計的站內壁畫、浮雕漸漸成為地鐵文化的一部分。10號線豫園站,一面賀友直的連環畫墻與老城廂的文化氛圍十分契合,黃包車、拉洋片、剃頭攤等老上海360行在連環畫中重現。2號線靜安寺站的壁畫,以石碑石刻記錄了赤烏碑、蝦子潭、講經臺、涌泉、蘆子渡、綠雲洞等靜安寺當年最負盛名的八大景觀。17號線則在沿線車站展示了青浦水鄉文化。

  車站建築藝術是最大的文化載體。上海軌交站點的藝術化設計,視站點人文景觀而定,在出入口、浮雕等方面選取類似的顏色、材料,從而與地面上的保護建築、文化名人名事相呼應。一站一景,地鐵外觀風格與地面人文相承接,地鐵同樣是城市文化的縮影。

  展陳內容注重公共性與公益性

  2013年,上海地鐵日均客流量超過400萬,地鐵公共文化的打造正式提上日程。除常態化的裝置藝術,地鐵空間引入了更多文化品類,令市民在流動的空間中放慢腳步。

  今年6月10日至7月29日,每逢週末,來自金山的演出團隊便集結在人民廣場地鐵站18號出口的地鐵音樂角,青年歌社專場、經典戲曲專場、綜合文藝專場,精心準備的演出令市民遊客駐足。據介紹,地鐵音樂角的位置選擇是經過一番考量的,位於“非付費區”的特殊空間,活動時間也選擇在週末下午2時至3時的非客流高峰期,演出內容也不是“快閃”等會造成人流擁堵的藝術項目。

  為提升公益演出品質,申通地鐵不斷探索與政府部門、專業院團、藝術機構、社會資源之間的互動合作,讓多元主體、優質資源參與公共文化打造。上海昆劇團、上海輕音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等紛紛將演出送入地鐵。

  如今,即便是商業主體,也更重視展陳內容的公共性與公益性。陜西南路站30米長的展線,介紹了多個大英博物館的藏品。策展方“物兮物”是一家從事博物館運營及文化藝術展覽的公司,相關負責人樂煒介紹,6月的展覽以大英博物館的大師為主線,7月以藏品為主題。過去一個月,約有200萬人次參觀這個小型展覽。

  中外交流開啟地鐵“雙城記”

  1863年,倫敦大都會地鐵開通,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地鐵。自那時起,地鐵和城市文化、生活便緊密聯繫在一起,也成為城市名片的另一種展示方式。巴黎地鐵站內部裝飾別具法國風情;紐約地鐵站內有各種藝術家的表演;莫斯科地鐵更被譽為“地下的藝術殿堂”。

  上海地鐵文化重視中外交流,打造了“中外詩歌進地鐵”“雙城記”等品牌。比如,為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永恒的莎士比亞”2號線列車上,所有拉手和車門海報均呈現莎士比亞的48句金句。地鐵裏也不時上演“雙城記”。今年適逢我國與西班牙建交45週年,同為世界地鐵協會成員的上海地鐵與馬德里地鐵開啟合作。7月初,南京東路站“地鐵之窗”長廊展出以馬德里地鐵為主題的圖片展,由上海地鐵一線員工拍攝的攝影作品同時亮相馬德里地鐵卡斯蒂亞廣場站。

  上海地鐵形成以文化列車、車站建築藝術、地鐵票卡、虛擬空間等為展陳形式的地鐵公共文化體系。500余場音樂角演出、100余列次文化列車,四通八達的上海地鐵在向外延伸觸角的同時,也讓乘客的每次出行都成為“文化之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