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融合分類回收兩張網 垃圾減量逾三成

2018-07-20 08:55:5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融合分類回收兩張網,垃圾減量逾三成 楊浦今年將建109個可回收物服務點遍佈全區鼓勵居民參與

  近日,家住新江灣城尚浦名邸的居民發現,小區停車庫裏多了一個黃色的玻璃小屋,墻上有一個“可回收物投遞口”,門外是一個自動投遞機。居民通過自主投遞或預約上門的方式投放可回收垃圾,相應的積分就會自動計入個人賬戶裏。

  這是楊浦在區域內建立的首個實現垃圾分類網和再生資源回收網“兩網融合”的再生資源回收服務點。到今年年底前,這樣的服務點將達到109個,遍佈楊浦各居民區。

  智慧投放機,即投即出分

  “您好,我家有兩包可回收垃圾……”一位居民撥通了回收服務站站長的電話,3分鐘後,一位身穿黃色工作服的分揀員便出現在家門口。往服務站投遞可回收物的方式有三種,預約上門回收、在自助機投放,以及自主投放到服務點。

  生活垃圾即便經過乾濕分類以後,還有很多可回收物混在幹垃圾當中,如塑膠瓶、廢紙、廢舊紡織物、廢舊電器、廢玻璃、廢金屬、飲料包裝盒和廢紙板箱等。“過去,這些瓶瓶罐罐因價值不高,經常被居民隨手拋棄,如今開發出了一個專門的渠道,可回收物分揀出來單獨回收,不僅獲得了價值,還實現了城市垃圾減量。”楊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服務站就是針對這些低價值的可回收物而開設的。每個參與可回收服務的居民都可以獲得一個賬戶,這個賬戶在線上可以通過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打開,線下是一張可跟鑰匙綁在一起的小磁卡,用來配套積分體系和用戶。

  服務站裏有一台智慧交易機,上面是螢幕,下面是電子秤。居民來投遞時,把磁卡往機器上掃一下,賬戶的信息和當前積分便在螢幕上顯示出來。“傳統的廢品回收站是由回收人來稱重,然後根據垃圾價值主觀地給出價格,以現金交易。在這臺交易機上則可實現無感交易。”居民剛喝完的飲料瓶,則由另一台智慧化設備進行收集。居民往機器裏投進一個礦泉水瓶,3秒後螢幕上自動給出相應積分。“這樣的回收機可以設置在小區各處,尤其是在一些不具備建設獨立投放屋的老小區,就可用這些回收機來代替。”

  黃色垃圾袋可二維碼溯源

  自主打包、自助投放,智慧化的回收全過程,如何保證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均符合標準?“玄機”在於發放到居民手中的袋子上。

  可回收垃圾有統一的黃色包裝袋,上面印刷著六種常見可回收物的種類。每一袋垃圾上都有一個二維碼,站點值班員每收取一袋垃圾,都會掃描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就這樣,這袋垃圾便和居民的賬戶一一對應起來。

  回收賬戶既實現了後端追蹤,又是積分兌換憑證。一個“今日回收價目表”,列明瞭不同回收物的價格和積分。“電腦後臺會自動根據每天的市場價來更新牌價,而我們給出的積分都比實際價格略高,以此鼓勵居民持續地通過投放回收物來換取積分。”值班員介紹,服務站在線上跟京東等商城合作,可以用積分進行網購,居民還可通過積分到全家或好德消費。

  據介紹,目前這個服務點的居民參與度很高。“現在這個回收站在小區裏人人皆知了,還有居民主動來領袋子。”服務站每隔一兩天就會對回收物進行一次清理,把收過來的可回收垃圾運到中轉站進行二次分揀,再運到區集散中心,並通過合法渠道交易出去。

  激勵從源頭上把分類做好

  城市垃圾如何實現減量?據介紹,城市生活垃圾分為幹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四分類”。過去,居民隨手把低價值的可回收垃圾混雜在幹垃圾裏,最終只能和幹垃圾一起處理掉。如今把可回收物分離出來,即可實現減量。

  “實現分類不能單依靠垃圾分揀員,分類的源頭在居民。”回收服務點讓“四分類”的意識深入民心,激勵居民從源頭上把分類做好,那麼後端的減量就能大大提升。據介紹,目前尚浦名邸小區裏的垃圾減量比例已經超過35%。

  “過去,垃圾的分類網絡和再生資源回收網絡是兩張網,分別由兩個不同的部門和渠道來處理,造成‘利大搶收,利小不收’的局面。”兩網融合,就是把分類和回收的渠道融合,做到“利大利小都收”。楊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長吳冰表示,今年內楊浦將結合現有垃圾房改造或重新選址方式,在區內建109個可回收物服務點,不具備條件的小區也將設置移動回收站,讓更多居民參與到兩網融合回收體系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