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2018-08-13 09:08:08|來源:澎湃新聞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想當年|《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編者按:這是一個懷舊劇場。

  上海是中國動畫片(國內1980年代前一般稱美術片)的發祥地,也是譯製外國動畫片的搖籃。1988年7月30日17點08分,上海電視臺播放了本台引進、經上海音像資料館譯製的一部美國長篇動畫片。從此,上海掀起了一場全國的機器人熱潮,至今未退,足足長達30年。這部經典動畫片便是《變形金剛》(The Transformers),現在謎友一般稱之為初代/G1(Generation One)動畫。

  獨闢蹊徑的商業廣告片

  1984年,日本玩具公司TAKARA(現與Tomy合併為Takara Tomy)為了開拓國際市場,於是與在美國有廣大通路的孩之寶(Hasbro)合作:TAKARA負責玩具提供,孩之寶負責銷售策略。TAKARA旗下有“微星機器人”和“鑽石旋風”(國內常用音譯名戴亞克隆)兩大可變形的機器人産品。它們的設定和眾多日本玩具如高達(敢達)一樣,十分大眾化,是需要由人類操縱的機器人;而受政府前一年星球大戰計劃影響的孩之寶,視野遠非日本同行可比,他們獨闢蹊徑,直接將這些玩具設定為有生命的機器人。孩之寶將這些玩具設定為來自外星塞博特恩(Cybertron)的兩大派別:守衛宇宙和平的汽車人(Autobots)和企圖爭霸宇宙的霸天虎(Decepticons),統稱變形金剛(Transformers)。從此,一個偉大的商業品牌誕生了。

  為了更好的推廣該系列玩具,孩之寶公司為這些機器人玩具製作了一部長度為三集的商業動畫片。故事的內容是:在遙遠的宇宙,半人馬座阿爾法星軌道運行著巨大金屬行星塞博特恩。汽車人與霸天虎為爭奪能源,展開了數百萬年的戰爭,導致星球能源枯竭。汽車人領袖擎天柱率領部分汽車人前往外星球尋找能源,不料卻被霸天虎頭目威震天獲悉並襲擊。兩派在汽車人的飛船方舟號(Ark)混戰,導致飛船墜落到史前地球上。四百萬年後,方舟號的中樞電腦顯像一號復蘇,接照地球上的機械體修復了兩派。兩派在地球開展了永無止境的戰鬥。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方舟十八勇士。

  這三集動畫片以宏大非凡的創意,神奇合理的想像,獨闢蹊徑的思維,開創了動畫片史上的一個經典。隨著動畫片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動畫,玩具的銷售也達到熱潮,孩之寶也乘勝追擊,繼續開發新産品,同時也不停地製作動畫片。美國人的科幻理念在本作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威震天能縮小成一把瓦爾特P38手槍,聲波能變成一個隨身聽,排炮能變大成一艘航空母艦。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聲波地球偽裝形態是隨聲聽。

  孩之寶在劇情設計上,也遠勝於當年的日本動漫。相比日本動漫劇情拖遝,且故事過於集中于主人公的設定,孩之寶擅長用單集較為細緻地刻畫某個人物角色的性格,如以幻影為主角的《叛徒》,以鋼鎖為主角的《聰明的鋼鎖》,達到了商業廣告片的最佳效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鋼鎖創造了最聰明的組合金剛計算王。

  隨著第二季的展開,動畫片也逐漸構築起“變形金剛”宇宙觀,使其脫離了最初玩具廣告的性質。熟悉劇情的鋼絲,會發覺第一季挖地虎和機器恐龍都是直接在地球上造出來的,而第二季的飛虎隊、飛行太保和戰車隊都是通過賦予火種才獲得生命。第二季的《魔力神球》《回到過去》等劇集播出後,變形金剛宇宙文化也逐漸形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第一個組合金剛大力神。

  由於前二季的成功,孩之寶在1986年推出了《大電影》和第三季。《大電影》和第三季的故事跳出了地球,來到了宇宙,並加入了宇宙大帝和五面怪等第三方勢力,每集片尾彩蛋還解釋了變形金剛的起源。按今天的眼光看,第三季的舞臺更加廣闊,史詩感更為厚重。但這卻成為了孩之寶的滑鐵盧,當時還處於少年兒童的75後、80後根本無法理解這些劇情。而這些新人物的變形形態還往往是未來式或外星式的載具形態、武器形態,玩具吸引力遠不如之前那些現實倣真載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女汽車人阿爾西的載具形態是未來式跑車。

  無心插柳的譯製佳片

  1988年,持續4年的美國和日本的變形金剛熱逐漸消退。精明的孩之寶會就此罷休嗎?他們瞄準了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的中國內地。起初他們找到了央視和廣東,先後遭到拒絕,被認為有打鬥暴力劇情。其實,孩之寶充分考慮到此劇是面對未成年人,動畫除未引進的大電影外,劇中人物都是只傷不死的;相反,當時國內的動畫片,如《哪吒鬧海》《葫蘆兄弟》倒是有死角色的劇情。最後,孩之寶找到了上海電視臺。精明的美國人表示,只要能播出,這部近百集的動畫片不要一分錢。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的商業策略無比正確,30年的中國變形金剛熱從此揭開帷幕。當然,《變形金剛》在中國的成功首先要感謝上海的老一輩文藝工作者。正是這批藝術家的精彩譯製和配音,實現了《變形金剛》動畫片的中國化,為本作的熱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變形金剛是當時我國引進最長的一部外國動畫片,當時引進了第1季至第3季共95集,沒有大電影(劇情為第2季與第3季之間)和第4季(3集)。上海音像資料館受上海電視臺委託,承擔起了譯製任務。鄒靈和黃群是主要譯者,她們非常重視譯名的本土化,除“塞博特恩(Cybertron)”等少數詞是音譯外,上百個名詞幾乎都是意譯或是自創。如汽車人(Autobots),來源於Auto汽車和Robots機器人的意譯。霸天虎(Decepticons),來源於deception欺詐和contra反對,但譯者並未直譯。相比汽車人多數變形為在地面上跑的汽車,反派多數在空中飛,譯者將其翻譯為“霸天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鄒靈

  最為今人所津津樂道的是兩派老大的譯名。Optimus Prime本意是強大的首領,譯者居然能想到“擎天柱”,它是中國神話中能支撐天的柱子,比喻能在困難局面下轉危為安的重要人物。相比之下,港譯“柯柏文”、臺譯“無敵鐵牛”就槽點多多了。反派頭目叫Megatron,mega是“強大”前綴,跟optimus相對應。既然正派“擎天柱”之名被確立,就有了相對抗的“威震天”。這代首領名字確認後,兩派下一任的首領譯名也迎刃而解了,分別是補天士(Rodimus Prime) 驚破天(Galvatron)。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大師級玩具MP10擎天柱 和MP36威震天。

  譯製片除了翻譯之外,另一重要工作就是配音。《變形金剛》是戰車先生執導譯製的第一部國外動畫片。他本人就是配音演員出身,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多部經典美術片配音,包括1984年《黑貓警長》中的食猴鷹、1986年《葫蘆兄弟》中的蝎子精。戰車充分發揮了他在上海影視圈裏的人緣優勢,邀請到了配音演員二十多人,分別來自上海電視臺、上海電影譯製廠、上海兒藝、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上海戲劇學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等不同單位。其中既有楊文元(威震天)、陳醇(旁白)等配音界的老人,也有雷長喜(擎天柱)、林棟甫(聲波、鐵皮、鋼鎖)、俞紅(艾麗塔)等中年骨幹,以及李丹青(紅蜘蛛、彈簧)、夏志卿(爵士)、劉欽(幻影)等一批年輕人。

《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左起:戰車、雷長喜、楊文元。

《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變形金剛》主要配音演員。

  兩派領袖“擎天柱”和“威震天”,分別由雷長喜和楊文元配音。雷長喜是戲劇學院的教師,聲音給人以威嚴、堅定的長者感覺。“汽車人,變形出發!”這句臺詞成為一代人心中的經典。1990年,上海電視臺引進另一部美國動畫長片《太空堡壘》。戰車再次出任譯製導演,《變形金剛》的配音班底重新集結,雷長喜為格羅佛艦長配音。有意思的是,雷長喜在同年播出的知名神話電視劇《封神榜》中演的卻是反一號申公豹,塑造了一個狡黠奸詐的經典形象。

  楊文元來自上海電影譯製廠,曾經為上美廠多部動畫片配音,如1981年《人參果》中的豬八戒、1984年《黑貓警長》中偷吃紅土的大象。楊文元的聲音低沉寬厚,霸氣十足,恰好和雷長喜的擎天柱相輔相成,經典臺詞是:“我還會回來的。”

  戰車在安排演員上獨具慧眼,每個人都能完美地體現出所扮演人物的人設特點,甚至讓我們能夠聽到還勝於原作英文版的配音,最經典的就是林棟甫先生的聲波。聲波的偽裝形態是隨聲聽播放機。原版聲波是經過後期的電子音,毫無個人情緒色彩,中文配音很難處理。林棟甫靈機一動,採用唱的形式,無意中結合了人物設定。當時,他就是想到哪兒唱到哪兒,就像歌劇裏的敘事調一樣。不經意間,林棟甫一炮而紅,但是這樣每天吊著嗓子唱,對嗓子傷害確實不小。林棟甫在劇中的精彩發揮遠不止於此,觀眾很難想到忠厚剛直的鐵皮、萌蠢可愛的鋼鎖和城府陰鷙的聲波,會是一個演員。

《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林棟甫

  1988年5月到12月,團隊花了大半年時間將《變形金剛》全部錄製完成。由於是每天校一集錄一集,錄一集放一集,個別人物會出現譯名變化情況,如磁帶金剛Laserbeak第一集被譯作“鐳射密探”,後來才有經典譯名“鐳射鳥”。但總體來説,瑕不掩瑜,《變形金剛》作為經典譯製動畫長片的歷史地位不容動搖。

  萬“童”空巷的動畫巨制

  1988年,孩之寶先後在廣州、上海、北京三大一線城市電視臺播放《變形金剛》。次年,又在各地城市電視臺輪番“轟炸”。相比譯製方的無意而為,孩之寶的策略可謂是處心積慮。1980年代,我國的廣電技術不比現在,家庭電視機普遍使用天線接收信號,越遠信號越差。城市電視臺是各地最容易接受到信號的電視臺。

  1988年—1990年,《變形金剛》迅速霸佔了每個城市電視臺17點—19點的黃金時段,少年兒童們圍在電視旁久久不肯離去。之前的動畫片,無論是國産的還是進口的,設定不是人類(如哪吒、孫悟空),就是擬人化的動物(如唐老鴨、米老鼠)。相比之下,《變形金剛》帶來了對科幻理念的理解和對未來世界的揭示方式,讓機器人首次成為和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而且還是可以變形的。這也是改革開放後,外來新生事物首次對中國少年兒童巨大的視覺衝擊。

  之前,誰也沒想到一部機器人動畫片會火熱到如此程度。一時間,街巷中,學校裏,充滿了“奇奇卡庫庫卡”和“汽車人,變形出發”的聲音。小學生使用的所有商品都帶上了變形金剛元素,手帕、書包皮、連環畫、洋畫卡片、鉛筆盒……變形金剛不單俘獲了男孩的心,也俘獲了女孩。他們愛上了《變形金剛》,自己的身心已完全融入到這個科幻的世界裏。以上海為例,據1989年5月31日《新民晚報》的一則抽樣調查新聞中,受訪兒童對《變形金剛》的喜愛程度到達98.7%。

《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變形金剛洋畫卡片。

  以《變形金剛》動畫為原形基礎設計的玩具也很快俘獲了眾多男孩子的心理,成為他們心中的最愛,擁有一個正版變形金剛玩具成為每一個男孩的夢想。男孩們在學校裏討論的不是動畫劇情,就是玩具模型。當年的上海月工資也不過幾十元,而很多熱門變形金剛要遠超于這個數字,如擎天柱98元,大力神200元,最大的基地金剛巨無霸福特則達到了420元。一時間,很多人視變形金剛如洪水猛獸,甚至有人大常委建議停播《變形金剛》。

《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80年代商場裏的經典一幕:盯著擎天柱的男孩。

《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G1巨無霸福特。

  《變形金剛》從一開始就是有明顯的商業目的,而當時的中國根本沒接觸過“動畫 玩具”之類商業廣告模式。可以説,這也是孩之寶給國內的玩具生産商和廣告商好好上了一課。 中國文創産品從中也得到了啟示,現在上美廠也開始自主或授權第三方開發自己的玩具模型。

  2000年後,隨著互聯網技術在中國的發展,變形金剛文化首先在網絡復蘇。2007年,《變形金剛》真人電影上映。當銀幕中巨大紅藍色機器人説出一句“我的名字是擎天柱”,不知有多少一群75後、80後的老男孩在電影裏留下眼淚,甚至哭出聲來。變形金剛已經和這代人,一起成長,成為其伴隨一生的朋友和夥伴。

《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真人電影《變形金剛1》海報。

  林棟甫先生在真人電影上映前曾接受媒體採訪,他認為自己在《變形金剛》中的配音乏善可陳,沒有多少藝術價值。“那時人們所做的事,為這件事做出一點工作的人,他們從未奢望有一天,這個戲會那麼受歡迎。”老一輩藝術家也沒想到,正是他們的貢獻,使今天的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變形金剛市場;也使上海成為中國的變形金剛文化中心,孩之寶中國總部所在地。遺憾的是,戰車、雷長喜、楊文元三位先生都已經離開了廣大鋼絲。

《變形金剛》:30年前上海引領全國的機器人熱潮

  變形金剛文化復蘇後,孩之寶針對老謎友市場重置了G1玩具,此為經典系列大力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