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陶俑首次跨越時空“對話”

2018-08-10 09:22:4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一邊是高大魁偉、神情肅然的秦兵馬俑,一邊是身材矮小、恬靜安詳的漢代俑,分別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和漢景帝陽陵的它們“邂逅”驪山腳下 秦漢陶俑首次跨越時空“對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一邊是高大魁偉、神情肅然的秦兵馬俑,一邊是身材矮小、恬靜安詳的漢代俑;一邊是被譽為 “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俑,一邊是被譽為 “東方維納斯”的漢代 “裸體俑”。141件 (組)秦漢陶俑近日 “兩兩相望”亮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陳列大廳。這是以秦漢陶俑為主題的原創展——“跨越時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與漢景帝陽陵出土陶俑展”呈現給觀眾的 “視覺盛宴”。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和漢景帝陽陵的一批陶俑 “邂逅”驪山腳下,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 “對話”——

  秦俑説: “連年征戰,苦不堪言哪!”對面的宦官俑説: “你一個身體健全的人跟我講什麼痛苦?你可知道身為一個宦者,身體和內心所承受的痛苦嗎?”

  高級軍吏俑説: “姑娘,你拱手掩面,是在偷偷地笑我嗎?”拱手跽坐女俑答:“這位將軍啊,偉岸的身材和不凡的儀錶,都難以掩蓋您內心的焦灼,否則以您的身份,怎可能讓陰鬱佔據著您英俊的面龐!”高級軍吏俑説: “唉!始皇帝陛下不僅要更廣袤的土地、更眾多的黔首,還要……作為他最器重的將軍,雖然我已經精疲力盡、心力憔悴,但是在我朝鐵一樣的律法面前,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只能任由冷酷打扮我的神情,憂鬱佔據我的雙眼?”

  秦陵博物院內,打著遮陽傘的遊客摩肩接踵,人們爭相涌入展廳看秦漢陶俑 “對話”。秦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説,盛夏以來,來館參觀的中外遊客每天超過3萬人。

  秦俑表情莊嚴凝重,漢俑輕鬆愉悅,有人間煙火的溫馨

  展廳展出的秦陵兵馬俑,有鎧甲軍吏俑、鎧甲武士俑、跪射武士俑、百戲俑,還有跪姿持物俑、戰袍武士俑、鎧甲禦手俑、騎兵俑、袖手俑。一個展櫃裏躺著一尊身體與腳踏板分離的秦代武士俑。

  講解員馬靈芝告訴記者,展出這件躺臥武士俑,是讓觀眾了解秦俑出土時的狀況,觀眾可從它的腳踝斷裂處看到秦俑的製作工藝。她説,秦俑平均身高在1.80米左右。

  記者看到展廳中既有著衣式的負重俑、彩繪的侍女俑和武士俑,還有彩繪的騎兵俑和塑衣式的文吏俑、跽坐侍女俑、拱手跽坐侍女俑。3件陶俑身上還裹著出土時厚厚的泥巴。

  這是西漢第四代皇帝——漢景帝劉啟陵園 “陽陵”漢代陶俑的一次充分展示。當年,這裡出土了3000多件裸體陶俑,顯示出 “文景之治”帶來的歌舞昇平景象,它們是西漢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

  從漢陽陵從葬坑走出的這批神態逼真的陶俑,或恬淡閒適,或笑容可掬,或神采飛揚,被認為 “給人以歡喜,給人以輕鬆”。與秦俑不同的是,這些著衣式漢代俑由於長期深埋地下,年代久遠,衣物腐朽脫落、木臂成灰,出土時就一絲不挂,成了缺胳膊的 “裸體俑”了。

  展廳中央的圓盤上,展示著漢陽陵出土的一些樂舞俑,有的折腰、有的甩袖,有的敲擊樂器,表情祥和,姿態不同、功能不同,旁邊還有樂器。馬靈芝説,這組漢俑表現的是漢代宮廷娛樂的生活,與旁邊連年征戰的武士俑形成了鮮明對比。

  她告訴記者,漢陽陵出土的騎兵俑的顴骨很高,以前誤認為它是女兵,其實是少數民族俑,體現了漢代對少數民族的包容。這些騎兵俑胯下原先騎著馬,木頭做的馬朽掉了。

  兵馬俑和漢俑從神態上看,秦俑神情莊嚴、肅穆,而漢俑輕鬆愉悅,有人間煙火的溫馨。

  秦漢陶俑:寫實主義的群體雕塑

  84歲的王學理是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曾任秦陵考古隊第二任隊長、漢陵考古隊隊長,曾發掘秦俑14年。他告訴記者,漢陽陵的裸體俑在漢代墓葬中所佔比例很小,它流行于漢代京畿一帶。

  “秦俑和漢俑製作的時間前後相隔只有70年,但一大一小,神態不同,都是寫實主義的群體雕塑。秦俑體大等身,個頭最低的也有1.75米,高的可達1.98米,是些虎背熊腰、嚴肅冷峻的赳赳武夫形象;而漢陽陵漢俑雖然高度僅及真人的三分之一,卻是些靈氣十足、愉悅歡暢的一群偶物。秦俑坑體現的是兵強馬壯的軍事生活,而陽陵從葬坑表現的則是京都防衛部隊的生活。兩者相比,可以説秦韻漢風,一脈相承,各見精神。”王學理説,陽陵漢俑是在秦俑藝術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一批寫實主義佳作,它所達到的造詣較前跨越了一大步,儘管個頭矮,但高度的藝術概括並沒有産生比例失調的弊病,更沒有忽略對關鍵部位的細膩刻畫,各部比例合度、簡約不漏、細而不繁,恰到好處。

  陽陵漢俑身體各部分基本合乎比例,只是腰部和腹部、股部略顯長些。有些部位做了誇張性處理,但身體細部的塑繪卻極其精到。形神兼備,賦色淡雅,成為陽陵漢俑一大特點,這些陶塑人物個個被賦予以靈性。

  “大小不同,內容不一,各有側重;技法不同,各有韆鞦;賦彩有簡繁,技法顯巧拙”,這是王學理對秦漢陶俑不同的概括。他向記者透露,秦俑中還有2米高甚至2米以上的 “巨人”,陽陵出土的立姿漢俑一般高62釐米左右,建築遺址中還出土了一些 “娃娃俑”。秦俑多為將卒形象,三個坑中有除水軍外的所有兵種,而漢陽陵除武士俑外,數以百計的披甲騎馬女俑列隊而出,成為一個景觀。

  漢陽陵是迄今發現的最為完整的西漢帝王陵園,在中國古代陵墓建造史上極具典型性。整個陵區面積12平方公里,相當於當時世界上最大城市漢長安城的三分之一。陽陵陵區有190多座從葬坑,其東部密集排列著漢代的王侯將相、文武百官陪葬墓近萬座,一如當年天子臨朝時大臣位列兩班時的威儀。陵墓封土堆外呈放射狀分佈著81座從葬坑,部分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動物俑、生活用具、糧倉、兵器、車馬器、著衣式陶俑、粉彩侍女俑、宦官俑等珍貴文物,形象地再現了西漢時期的宮廷生活。

  “陽陵漢代陶俑分為 ‘塑繪衣飾陶俑’和 ‘著衣木臂陶俑’兩大類。前者是先雕塑出體態和衣服,再按部位涂繪上不同的顏色;後者是先雕塑出裸體的身軀,再安裝上有轉軸可以活動的木臂膀,然後穿上彩衣。”王學理告訴記者, “陽陵帝陵東側的禦府坑和外區的從葬坑中出土的陶俑,全都是著衣木臂式的彩繪俑。”

  他説,在陽陵陵園之內,共鑽探出86座從葬坑,其中貼近漢景帝陵墓的81座。南區24座從葬坑中,最長的從葬坑達到291米,比秦兵馬俑最長的坑 (230米)還要長。秦兵馬俑群屬於野戰軍的性質,它選取了秦軍事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內容,做成了 “陣” (一號坑)、 “營” (二號坑)、 “戰” (四號坑)、 “幕” (三號坑)4座形態的兵馬俑從葬坑。而漢陽陵南區的從葬坑至少包括了軍隊內 “倉” “庫”“府” “衛”等方面的內容,出土的著衣木臂俑群成為西漢京都北軍生活的寫照。(本報西安 8月9日專電)

  相關連結

  漢陽陵從葬的動物俑為何這麼多

  展廳中央展示的上下兩層的動物俑陣,陣容浩大,反映了西漢盛世的 “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其中有彩繪的陶馬、陶牛、陶綿羊、陶山羊,還有陶公豬、陶狼狗、陶家狗、陶公雞,讓人目不暇接。再細看那神態,狗的機靈、羊的溫順、公雞的自鳴得意、母雞的閒散,個個活靈活現。

  漢陽陵從葬豬羊俑為何這麼多?它們從葬在這裡,是何用意?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學理説,動物俑眾多表明漢初畜牧業發達。當時宮廷祭祀的就是豬、馬、牛、羊,宮廷的禦府和貴族的從葬坑存放這些動物俑,絕不是為了役使或繁殖,主要用於祭祀和肉食。

  有專家指出,將相隔不到百年的秦俑和漢俑通過 “兩兩相望”的形式展示出來,通過它們的形態和神情的對比,會讓人最直觀地感受到最為純粹的秦人和漢人及背後所蘊含的時代特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