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日焦點 | 80歲老建築變身楊浦區圖書館新館國慶開館
圖説:楊浦區圖書館形似“故宮”。李銘珅 攝
優秀歷史保護建築歷經歲月沉澱,是凝固的藝術,是城市的無價之寶。在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中,越來越多的歷史保護建築修舊如舊,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傳承歷史文脈,留住城市記憶。這兩天,形似“故宮”的市級歷史保護文物——楊浦區圖書館新館即將於國慶節期間試運營的消息引發了大家的關注。申城加大老建築開放力度,將讓更多人愛上這座城。
圖説:古典式重檐歇山式。李銘珅 攝
修舊如舊 精修細描
在恒仁路長海路,有一座形似“故宮”的老建築總會引起不少關注,這就是建於1934年、後又經歷戰火倖存下來的舊上海市圖書館。經過一年多的精細修繕,它變身楊浦區圖書館新館。
“這座建築為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城建史上‘大上海計劃’第二期工程項目之一。”上海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蕾説,“舊上海市圖書館的建成開放,是當時上海文化事業的一樁大事,蔡元培先生欣然題詞,‘擴囊大典、網羅眾家’。”
上海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是楊浦區圖書館(舊上海市圖書館)修繕擴建一期工程的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吳有偉介紹,建築內部裝飾精美,修繕中有三個亮點——
一是圖書館大堂的屋頂彩繪,部分是原件彩繪,其他彩繪則是由十幾位有30年經驗的畫師用了半年時間,以細膩筆觸來精心繪製修復。“我們根據露出的彩畫、歷史存檔中的彩畫老照片以及歷史記載中彩畫的比較與分析,初步推斷出彩畫具體形制主要為旋子彩畫、和璽彩畫以及少量的蘇式彩畫。”
二是孔雀門,底層及二層與西廳處各有一扇鏤空鍛鐵鐵門,門格柵造型為一隻開屏孔雀,樣式精美,底層門扇已拆除,僅余門洞頂窗扇,二層孔雀門整體性及外觀基本完好。工匠們對拆卸的五金配件均進行編號、分類、統計;所有銅質五金件進行打磨、拋光;配置缺損部件、焊補麻點並打磨;檢查所有螺絲孔,回攻所有螺絲孔;化學著色、清洗、打蠟、拋光。
三是琉璃瓦的屋頂。“我們在修繕中,將原有琉璃瓦仔細地從原結構上剝離清洗整理,目測保存完整的琉璃瓦較少,盡可能地將完整物件重新鋪貼在一側屋面。其餘屋面採用新燒制的顏色和質感接近的同尺寸和紋樣的物件鋪貼。修繕時先完成上屋檐,再完成下屋檐修繕。”吳有偉介紹。
圖説:鏤空鍛鐵孔雀門。李銘珅 攝
滬上名家 創造經典
“這兩年我們做了很多的歷史保護建築修繕,像榮宅、上生·新所等,每次修繕不僅是工藝上的探索,更是對建築師的致敬。”馮蕾表示,此次修繕秉承“基於現狀,最大程度的保護和利用;源於尊重,最優方式的更新與再生”的設計理念,恢復建築大師董大酉最初設計的井字型佈局構想,展現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式復興建築”的歷史特徵與建築風貌。同時根據時代背景,區域願景,考慮現狀條件及分區建設需要,在有限的空間中通過各種設計策略、提升功能,展現技術,實現現代化圖書館的定位。從而使這棟已過八旬之年的文物建築得到新生。
在馮蕾看來,在今天我們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中,不僅包括鄔達克、哈沙德等外國建築師,更有像董大酉、陳植、童寯等一大批中國建築師。據業內統計,上海的老影劇院,80%以上由中國建築師設計,其中包括大上海電影院、美琪大戲院、南京大戲院(今上海音樂廳)等。著名的南洋公學圖書館 (今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南京飯店、大陸商場、大陸銀行、中國銀行虹口分行大廈、舊市政府新樓(今上海體育學院辦公樓)等一大批優秀建築都是中國建築師留下的作品。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鄭時齡認為,近代中國建築師所表現出的才華與水準,和外國同行相比毫不遜色,他們年紀更輕,更具銳氣,能夠更好地將中西文化融合,直逼當時國際先進水準。
民族風格 海派文化
中國第一代建築師正是從上海發展起來的,他們不僅把外國建築思潮帶進中國,還探索民族風格——這股風潮在建築設計界曾被譽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一批最早赴國外留學深造回國的中國建築師莊俊、範文照、呂彥直、張光圻、巫振英等,于1927年冬成立了上海建築師學會,次年,改名為中國建築師學會,並吸收中國其他城市的建築師參加。這是中國建築界最早的學術團體,至1931年,中國建築師學會會員已發展到39人,1933年發展到55人,其中41人來自上海。
每一位近代上海建築師都是一部建築史書。此外,幾乎所有知名的上海近代建築,都是中國能工巧匠建造起來的,中西合璧的風格,使得海派文化的內在精髓得到了充分發揚。
圖説:楊浦區圖書館新館內景。李銘珅 攝
延續文脈 尊重歷史
位於陜西北路的榮宅,是昔日“麵粉大王”榮宗敬的故居,經過多年修繕,完好復原了建築的外墻和室內裝飾,現已成為著名時尚品牌的展示館,不定期向公眾開放。類似這樣的對公眾開放的歷史保護建築已經越來越多。繼張樂平故居、柯靈故居向公眾開放後,位於徐匯衡復風貌區的夏衍故居、草嬰書房、修道院公寓等一批人文地標將於今年底正式對外開放,黑石公寓將於2年之內對外開放。
據有關部門統計,上海共有優秀歷史建築1000多幢,名人故居260多幢,每幢老房子的背後都蘊藏著一個甚至多個故事。如何通過開放,讓更多老建築可閱讀、可親近。在前幾個月舉行的市政協重點協商辦理“豐富上海文化品牌,推進本市特色旅遊業發展”提案專題座談會上,政協委員們紛紛提出了建議。
上海市政協常委馬馳建議,在對紅色旅遊資源保護利用的同時要儘量做到“修舊如舊,恢復歷史原貌”。馬馳表示,“現在的歷史建築解説太蒼白,其中故事需要深度挖掘。”
在滬全國政協委員王麗萍在“上生·新所”考察時,一位老大姐告訴王麗萍,她曾在原先位於這裡的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上班,指著每一層樓:“這裡是研究場所、那裏是行政部門、某某專家就在這裡的哪一間房間辦公。”王麗萍表示,“城市更新項目,何不請這些對原來場所有感情、有回憶的老員工當志願者?這裡有他們的精神寄託和歲月滄桑。”
“要真正從系統思維上、內容挖掘上、項目運營上等各環節有機結合、深度融合。”在滬全國政協委員胡衛提出,由政府一家包攬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企業、個人力量充分調動起來,形成合力。
記者手記:尋找“董大酉們”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董大酉與梁思成齊名,他與梁思成同時被評為新中國的首批“一級建築師”。時至今日,與梁思成的聲名大相徑庭,董大酉的名字幾乎被時間所“湮沒”。這兩年,隨著大家對老建築關注的深入,以及對史料的挖掘,發現董大酉參與設計的建築數量從20年前的25項增加到39項。
事實上,近年來海外研究者對於中國建築師的研究力度正在不斷加大。前幾年,英國建築史學家愛德華·丹尼森與他的妻子廣裕仁合作的新書《陸謙受——被遺忘的中國現代建築師》在業界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他們試圖通過這位才華橫溢現在卻少人問津的中國建築師的視角來審視20世紀前半葉的中國建築。
我們也期待著越來越多的國內機構,特別是上海的相關機構,通過對於“董大酉們”的研究,傳承建築中的歷史文脈,留住我們這座城市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