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籍”藝術賽事保障公正透明

2018-08-14 10:48:4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從白玉蘭戲劇獎到國際芭蕾舞、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審機制均創新 “上海籍”藝術賽事保障公正透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日本選手在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中。

  “一流的賽事需要一流的機制。如果把一項賽事比作一座房子,公正性就是它的基石。”第二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正在進行,比賽組委會執行主任周平説,藝術沒有統一的標準,但藝術賽事卻必須堅守自己的準則,用合理的評審機制、嚴謹的貫徹執行、嚴格的監督來保障比賽的公正透明。

  無論是年輕的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上周剛剛落幕的第六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還是已經舉行28屆的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評選,“上海籍”藝術賽事和評獎在通過創新評選機制中杜絕暗箱操作。

  公開評分評語,提升透明度

  兩年前,首屆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在賽前宣佈,為確保整個比賽過程的透明度,將在每一輪比賽結束後公開每一位評委對每一位選手的評分和評語。這是同類音樂賽事中前所未有的打分規則,是一次有魄力的評審機制的創新。

  為了避嫌,所有參與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的評委和選手都必須在賽前向組委會提交聲明,指出自己是否和哪位評委或選手有親屬關係或教學關係。在整個賽程中,評委和選手之間杜絕接觸。只有當一輪比賽結束後,淘汰的選手才可以參加評委諮詢會,聆聽評委的點評,以及對未來職業生涯的建議。這一環節也是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的創新,在首屆比賽即引來評委和選手點讚。

  要保障比賽的透明度,“裁判”也需要監督。上海文聯黨組書記尤存告訴記者,白玉蘭戲劇獎從去年開始特別設立監督專家組,對評委的評選過程,對各類投訴,進行全程監督,確保監督到位、有效。此外,白玉蘭戲劇獎評委聘期也由原來的三年一聘縮短至一年一聘,對於觀劇、評劇數量不達標、評判不到位的評委,也會及時調整。同時,現場觀眾的評價也被有機納入白玉蘭評選制度。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選手在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中。 均 蔣迪雯 攝

  增加評委數量,體現多元制衡

  比賽要做到公正公平,一個權威而多元的評委會是關鍵。第六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的評委人數從上一屆比賽的7位增加至9位,第二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人數也從上屆的13位增至15位。評委人數的增多,讓評審角度變得更加全面,也制約了每一位評委各自的影響力,降低了評分誤差。

  第六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的9位評委來自7個國家,組成兼顧各大芭蕾學派的風格特點。評委、南非國際芭蕾舞比賽CEO德克·巴登霍斯特説:“一個多元的評委會,才能全面考核選手的技術功底、藝術表現力、舞臺發揮,才能防止個人偏好,給不同流派的芭蕾選手一個公正的評價。”

  第二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會中,有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和行業精英,還特別增加全球知名的經紀人。周平表示:“經紀人眼光獨到,也了解全球古典音樂市場,對於選手未來職業生涯的建議,他們很有話語權。”

  要兼顧評委的多元性,也要控制好獎項的平衡性。為了匯聚全國好劇,白玉蘭戲劇獎還對上海本地及國內其他地區獲獎比例進行了劃定,原則上必須保證國內其他地區的獲獎比例不低於70—75%,制約東道主優勢,以形成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越劇演員王婉娜獲白玉蘭新人主角獎。

  明確賽事宗旨,堅守藝術標準

  在第二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開幕儀式上,評委會主席大衛·斯特恩曾説,自己的父親艾薩克·斯特恩一直不喜歡比賽,不希望年輕人太過於注重演奏技巧而喪失了對音樂本質的理解。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的宗旨,是發掘那些素質全面、對音樂全情投入的人,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提供長期的幫助。

  第六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評委會主席弗蘭克·安德森也説過類似的話。他説:“我們不是在找轉得快、跳得高的人。比賽中一個變奏只有55秒,但一個舞劇有3小時。未來他們要成為職業芭蕾舞演員,在舞劇中塑造角色,僅僅有技術還遠遠不夠,我們在尋找充滿藝術感染力,真正用心跳舞的人。”

  正是這樣的宗旨,指導了比賽賽制的每一個細節,也讓評委的評選標準達成共識。

  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聯合評委會主席徐惟聆明白,藝術沒有絕對的標準,然而她相信:“在這個時代,真正有才華的人絕不會被埋沒。有時候,一個選手出場沒多久,評委就能達成共識:這就是我們要尋找的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