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芷諾:小提琴在上海 找到新聲音

2018-08-24 09:57:44|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面對面| 丁芷諾:小提琴在上海,找到新聲音

丁芷諾:小提琴在上海 找到新聲音

  1951年秋天,上海音樂學院招收了第一批25名少年班學員,他們被視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音樂家。這25名學生裏,有後來因為首演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一舉成名的俞麗拿,也有如今桃李滿天下的小提琴教育家丁芷諾。

  “當時考少年班的時候,俞麗拿等幾個同學是彈鋼琴,有一個同學是拉二胡,有幾個是唱歌,甚至有一個同學靠做體操通過的入學測試。只有我一個是拉小提琴,當時我只學了一年,剛熟悉怎麼拉弓怎麼架琴,學的是秧歌調。”丁芷諾回憶道。一年的理論基礎學完後,少年班進行分班,丁芷諾、俞麗拿等7個人分到了小提琴班。

丁芷諾:小提琴在上海 找到新聲音

圖片説明:1958年,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

  小提琴民族實驗小組:“讓小提琴説中國話”

  從進入少年班到1958年正式上大學,丁芷諾見證了新中國最初的巨變。“中國有了自己的自行車,有了自己小汽車,音樂學院的同學們也常常聚在一起討論,自己可以為中國音樂的發展做些什麼。”就在那一年,“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成立了,成員包括丁芷諾、俞麗拿、何佔豪、沈西蒂、沈榕等人。他們研究滬劇、越劇、評彈,致力於“讓小提琴説中國話”,發出新的聲音。

  1959年,在新中國成立十週年之際,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了。《梁祝》如今公認的作者是何佔豪與陳鋼,但其中也有丁芷諾的投入。當年陳鋼完成總譜後,夾在自行車后座上去學校參加排練,到了學校卻發現譜子丟了。後來,丁芷諾自告奮勇參與了重寫。現在的總譜上,“草橋結拜”一段小快板,就由丁芷諾執筆編配。

  1960年,俞麗拿、丁芷諾、吳菲菲、林應榮組成的上海女子四重奏,赴德國參加舒曼弦樂四重奏國際比賽,獲得了第四名,這是來自中國的重奏組合首次登上國際領獎臺。“當時上音成立了兩組重奏組準備這個比賽,男生一組,女生一組。但圖書館只有一本舒曼的譜子,被男生拿走了。我騎著自行車訪遍了老師,才終於借到了舒曼的另一本譜子。因為時間緊張,我們廢寢忘食地練習。那時有一位蘇聯專家告訴我們,這樣子練不行,會過勞,但我們那時候年輕,並不在意。最後我們比賽時把譜子扔了,都是背譜的。”

丁芷諾:小提琴在上海 找到新聲音

圖片説明:1985年,“上海四重奏”從英國獲獎歸來,當中的那位是丁芷諾。

  “這裡的每一個窗口裏都有一個天才”

  1962年,丁芷諾開始留校任教。60年代,在上海學小提琴的人越來越多。作曲家陳鋼曾回憶到,文革時期,上海提琴廠一年的小提琴生産量能達到10萬把。天熱時,上海弄堂的陽臺上都是人在赤膊拉琴。“因為會拉小提琴的人可以加入文工團,免於上山下鄉。”丁芷諾説。

  到了1978年,音樂學院恢復小提琴招生,一下來了2000多人,涌現了不少人才。1979年,美國小提琴演奏家艾薩克·斯特恩訪華,來到北京和上海。在音樂學院的琴房,他曾感慨道:“這裡的每一個窗口裏都有一個天才”。斯特恩訪華的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後來獲得了198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西方社會也經由小提琴,聽見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聲音。

  1981年,44歲的丁芷諾赴美訪學。她節衣縮食,每個月要聽上20多場音樂會,她説她那時迫切地想看看天到底有多高,知道我們自己的短處究竟在哪兒。

丁芷諾:小提琴在上海 找到新聲音

圖片説明:接受採訪的丁芷諾。

  “中國選手的進步讓人吃驚,不亞於原子彈的發明”

  從美國回國後不久,丁芷諾和當年女子重奏組的幾位教師一起,幫助學生組建起新的重奏組,決心要在英國樸茨茅斯國際四重奏比賽中“幹一場”,改變中國室內樂長期落後的局面。1985年,李偉綱等學生組成的“上海四重奏”在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丁芷諾説:“評委們都為中國的進步高興,普遍反映中國選手個人技術好、合作好、音質音準好、音樂動人。小提琴大師梅紐因曾説,‘中國選手的進步讓人吃驚,不亞於原子彈的發明’。”

  如今,“上海四重奏”已經成立了35週年,成為享譽世界舞臺的老牌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李偉綱也成為今年第二屆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的評委之一。

  回顧上海舉辦小提琴比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那算是首個全國性的小提琴比賽,附屬於‘上海之春’,同時開始舉辦的還有二胡比賽。1980年,文化部舉辦的全國青少年小提琴比賽開啟,曾在上海舉辦。但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力的比賽,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小提琴比賽是第一個。”丁芷諾説。

  “要真正成才,必須了解音符背後的文化和底蘊”

  從教數十年,丁芷諾創作和編配的教材達30多種。她一直堅持,學習小提琴不可急功近利,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她曾發表《對小提琴人才培養的思考》《致一位考級學生家長的信》和《樂器之憂》等文章,闡述自己的音樂教育理念。她還曾撰文《誰來監督評委》,提出自己對音樂賽事不公平現象的擔憂和建議。1994年,丁芷諾以父親、作曲家丁善德之名創立了上海丁善德藝術學校,招收了許多有才能卻沒被音樂學院附中、附小錄取的琴童,讓他們在文化教育不荒廢的同時,得到專業的指導。

  改革開放40年,丁芷諾看到越來越多有才華的中國琴童開始出國留學,在國際比賽上嶄露頭角,走向世界舞臺。她也遇到過許多少年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如人們所期待的那樣成為小提琴大家。她説:“中國琴童,有天賦,有勤奮,但許多孩子對音樂的理解還不夠。要真正成才,必須了解音符背後的文化和底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