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得到較好控制

2018-08-30 09:31:58|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今年以來計劃執行情況報告、預算執行情況報告

  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得到較好控制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2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報告了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財政部部長劉昆報告了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向會議作了關於檢查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了執法檢查的工作情況、貫徹實施傳染病防治法的措施和成效、法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進一步深入貫徹傳染病防治法的建議。

  國民經濟

  國家發改委主任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前7個月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68.6%

  “上半年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28日上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金融亂象得到初步遏制

  報告指出,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穩定在6.7%—6.9%的區間。前7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2%。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5%,其中民間投資、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8.8%、7.3%,農業、教育、衛生等領域投資分別增長15.5%、9%、11.8%。

  “金融亂象得到初步遏制。”何立峰説。根據報告,上半年市場化債轉股新落地項目253.8億元,宏觀杠桿率增速放緩,金融亂象得到初步遏制,部分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公司風險化解取得積極進展, 影子銀行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金融風險從發散狀態向收斂狀態轉變。報告稱,房地産市場調控持續加強,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總體得到較好控制。

  在介紹“計劃執行的基本情況”時,何立峰還提到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相關情況。報告指出,前7個月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8.6%,新能源汽車、積體電路、工業機器人産量分別增長68.6%、14.5%、21%。

  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報告還提到,前7個月“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出臺實施,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同時,中西部地區發展較快,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回暖,東部地區新動能繼續集聚。

  “在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的同時,必須看到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何立峰説,“國內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在外部衝擊下趨於顯性化。”

  報告指出,經濟增長、就業、物價、貨物進出口等主要預期目標經過努力能夠完成。但完成消費、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報告稱,下半年將充分發揮各級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在防風險的前提下加強確有必要、關係國計民生的在建項目資金保障。

  “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産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何立峰説。

  預算執行

  財政部部長報告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

  前7月中央基建投資預算下達近5000億

  28日上午,財政部部長劉昆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14個省(市、區)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報告指出,1至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791.3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從級次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497.04億元,為預算的68.5%,增長1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63294.31億元,增長8.5%。31個省 (自治區、直轄市)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的有14個,個位數增長的有13個,收入下降的有4個。

  在支出方面,1至7 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5536.5億元,增長7.3%,支出進度達到59.8%,比序時進度快1.5個百分點。

  重點領域支出保障有力,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節能環保等支出分別增長7%、16.1%、10.2%、8.9%、9.7%。中央基建投資預算下達4944.65億元,佔預算的92%。

  全國財政專項扶貧支出2244.52億元

  報告指出,在脫貧攻堅方面,1至7月全國財政專項扶貧支出2244.52億元,增長38.9%。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1060.95億元已全部撥付。

  “中央財政預算安排大氣、水、土壤三項污染防治資金合計405億元,投入力度為近年來最大。”劉昆説,“1至7月全國財政污染防治支出967.53億元,增長16.5%。”報告指出,中央財政及時撥付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1278億元,支持城市棚戶區改造、公租房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發放租賃補貼等。

  支持地方騰出財力用於擴大有效投資

  在“下一步財政重點工作安排”方面,報告指出,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保障必要的在建工程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存量政府債務置換,支持地方騰出財力用於擴大有效投資。規範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PPP)模式,吸引擴大民間投資。

  傳染病防治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抓緊研究修訂傳染病防治法

  8月28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作了關於檢查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於今年5月至 7月對傳染病防治法進行了執法檢查。

  報告稱,近年來我國人感染人畜共患傳染病病例不斷增多,嚴重危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最近以來,我國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陸續發生了人感染炭疽病疫情,對此要高度警惕,積極應對。”王晨説。

  近年來我國城鄉各地養犬數量大量增加,犬只傷人、致死事件時有發生。據統計,2017年狂犬病居全國傳染病報告死亡數第四位, 發病516例,死亡502例。“農業、衛生、公安等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形成合力,切實加強對社會反映強烈的養犬問題的管理,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王晨説。

  報告提到,少數生産經營企業還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少數傳染病防治相關産品生産經營企業法制意識、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品質意識淡薄,甚至違法違規、涉嫌犯罪,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報告提到了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違法違規生産疫苗案件。報告稱,該企業卻公然違反法律和相關法規、制度的規定,逐利枉法,違反國家藥品標準和藥品生産品質管理規範,存在擅自變更生産工藝、編造虛假生産檢驗記錄、銷毀證據等違法行為,情節嚴重, 性質惡劣,涉嫌犯罪,必須徹底查清真相,依法從重處罰。

  報告建議,加強傳染病的重點防控措施。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體制, 鞏固和提高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始終把疫苗的安全和品質放在第一位,強化疫苗生産、流通和使用的全鏈條監管,全方位、全週期地加大監管力度,形成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制度建設,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要繼續落實好免疫規劃任務,提高基礎免疫接種率和接種品質,消除免疫空白,尤其要抓好流動兒童的接種工作。要健全國家免疫規劃疫苗調整機制,遴選部分品質安全、效益突出、財政可負擔的第二類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此外,報告還建議,抓緊研究修訂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等相關法律。建議國務院抓緊修訂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行政法規,與當前的傳染病防治工作形勢相銜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