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關首創“企業歸類先例”試點

2018-09-03 10:04:0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助力進口博覽會 促進貿易便利化 上海海關首創“企業歸類先例”試點

  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提供一流服務,上海海關再出新招。近日,上海海關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歸類先例”模式試點,從以單個商品為單元的海關歸類升級為以企業為單元的解決方案,破解海外企業産品進口歸類難題。

  商品歸類是海關最具技術含量的工作之一。通過歸類,千差萬別的商品與一個個HS商品編碼 (海關編碼)相對應。HS編碼就像每一種商品的國際貿易護照,決定著商品的關稅標準與貿易待遇。一旦商品歸類出錯,就如同拿錯了護照,不僅可能遭遇補稅等麻煩,企業還可能受到罰款等行政處罰,影響貿易便利化。

  德爾格醫療設備 (上海)有限公司的拳頭産品之一是醫用吊臂,但各國海關對醫療吊臂的商品編碼卻不盡相同。歐盟海關認為醫用吊臂是一種具有獨立功能的機器,應按 “未列名具有獨立功能的機器”歸類;美國海關認為這是一種通用儀器零件,應按“儀器用其他零件”歸類;中國海關則認為這屬於醫療設備,應歸入 “醫療傢具”項下。企業負責人坦言,如果德爾格公司按照總部所在地歐盟海關提供的 “護照”號碼,向中國海關、美國海關申報進口醫用吊臂,就可能出現身份認證出錯的報警,為企業貿易帶來麻煩。

  面對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痛點”,上海海關大膽創新,在全國率先開展 “企業歸類先例”模式試點。 “新模式將過去以單個商品為單元的海關歸類,升級為以企業為單元的解決方案,通過幫助企業建立歸類數據庫,提升歸類的預知性、準確性和安全感。”上海海關歸類分中心副主任鄭琦表示,高資信合規企業的歸類數據庫將率先併入海關總署“歸類先例輔助查詢系統”,為同類型企業進出口歸類提供案例參考,形成行業同質輻射效應。

  目前,經由上海海關歸類專家幫助,德爾格公司已完成 “企業歸類先例”數據庫主體建設,實現了企業數據庫與海關係統的對接交互。這意味著,只要數據庫中的商品歸類數據得到中國海關認可,就能最大程度避免歸類爭議,大大提高企業對於貿易業務的可預知性。據悉,隨著 “企業歸類先例”試點不斷推進,其受益面還將從試點企業進一步擴大到其他進出口企業,這對於進口博覽會參展商來説是一大利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