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包容 規範發展 上海編制目錄支持新興行業

2018-09-03 09:37:07|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審慎包容 規範發展 上海編制目錄支持新興行業(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張冰南來到上海市工商局註冊窗口,申請變更登記內容,要求為所在的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增加“智慧水務系統開發”的經營範圍。如果退回到一年前,這個經營範圍不可能增加。當時在用的2011版《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裏,沒有類似表述,而最新修訂的2018版本進行了補充。

  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大數據服務、3D列印……近年來新興行業不斷涌現,但相關企業卻苦於身份認證“無規範可依、無先例可循”——這些新名詞既不能出現在企業名稱中,也不能體現在經營範圍裏,影響了企業經營業務的正常開展。

  聚焦解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産業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上海在梳理了近幾年企業實際需求之後,于2017年9月率先試點推出《上海市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目錄(2017版)》,歸納出225個新興行業企業的經營範圍和名稱表述以及行業分類。同時發佈的《關於促進本市新興行業加快發展完善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的意見》,明確由市工商局牽頭,與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委、市地稅局、市統計局共同組成聯席會議,建立聯動協調的長效工作機制,動態調整新興行業分類標準,為新興行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在《上海市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目錄(2017版)》中,網絡設備、人工智能、大數據服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智慧製造裝備、空間基礎設施等高端裝備製造産業,以及新能源産業、節能環保産業、數字創意産業等都名列其中。

  “原則上《目錄》每兩年修訂一次,但是我們也會根據政府導向和企業需求隨時進行動態調整。”市工商局企業註冊處副處長郭婷婷告訴記者,調整由聯席會議審議確定,審議標準包括:該新興行業是否區別於傳統行業;是否確有社會需求或投資主體迫切需要或有政策文件、專業文獻依據;是否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是否有利於經濟發展;是否被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等。她翻開目錄指給記者,“你看,技術轉移服務和住房租賃經營就是今年新加的。”

  去年,上海提出要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形成多主體參與、多品種供應、規範化管理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住房租賃經營此前只能列為房地産經紀,但它其實不同於一般的房産仲介。前期要投入裝修,後期還要經營管理,只寫房地産經紀難以貼切地明示企業的業態,現在這樣表述就非常明確了。”郭婷婷表示,“我們的態度是既包容又審慎,既要積極探索支持新興行業發展,又要注意防範風險。拿技術轉移服務來説,如果發生交易就屬於類金融事項,所以我們剔除了産權交易和産權經紀的內容,將之限定在服務諮詢範圍。”

  據了解,上海編制《目錄》堅持防範風險、守住底線、普惠創業、鼓勵規範發展。除不涉及處於規範整頓時期的類金融行業外,也不涉及與人民生命財産休戚相關、目前較難定性的敏感行業,不涉及需經審批的事項,不偏離現行國家政策框架體系,不改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在現行國家政策框架體系內創新性地解決新興行業分類問題。目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將《目錄》在全國複製推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