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處∥闊別80余載,上海灘最有腔調和故事的廣式早茶茶室回歸
熱水瓶、搪瓷缸、芭蕉扇,這三件套是許多上海老茶客的標配。以前,上海人喝茶一般都在弄堂口的老虎灶旁,有的會到一些老字號飯店開的餐廳裏喝早茶。上海人喝茶叫下茶館店,不僅有館,還有店,可見排場挺大的。上世紀20年代以新雅茶室為代表的一批廣東茶室則給上海人帶來了“吃早茶”的新風尚。
最近,有著92年曆史的新雅茶室重開開業,他們可是把上海人曾一度最愛的廣式早茶、粵菜點心做到了極致。
1926年8月在在四川北路虬江路上,由廣東人蔡建卿創辦了一家2層新雅茶室,以經營茶市為主,茶室設備新穎,環境幽雅,點心品質上乘,服務優良,博得顧客讚許,當時也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巴金與蕭珊、魯迅與許廣平,邵洵美、張若谷、戴望舒等,還有袁牧之、艾霞、攝影大師郎靜山等,新雅茶室也逐漸成為上海文化界人士相約聚會之處,新曾一度被冠以上海首家文藝沙龍的雅稱。1934年,新雅茶室搬遷到了現在的南京路步行街,改名為新雅粵菜館,新雅茶室的名字自此封存。
步入重開的新雅粵菜館,記錄著上海茶館變遷已泛黃的老照片,花格地磚、彩色玻璃、灰色清磚等嶺南風格裝飾,走進茶室留聲機、老茶壺、菜名字畫隨處可見,講述著老上海的故事,彩繪玻璃、鐵卷窗花、梅花瓶,處處洋溢濃濃西關風情;門廳的玻璃櫥櫃,陳列著老式銀餐具、月餅模具和制餅手冊,也向食客講述了新雅的歷史文化與傳承。
新雅茶室重開後,除了大廳,還特設了6個包房,為了更貼近廣幫味,團隊很貼心地採用了廣州6個市轄區名作為包房名,讓不少久居上海的廣東籍食客走進新雅茶室便感到驚喜,處處收穫家鄉情。
開業以來,即使過了晚餐高峰,新雅茶室裏依然有三分之一的座位是滿的,不少食客邊吃邊聊、意猶未盡。經典的廣式點心在茶室中深受歡迎,每張桌子上幾乎都有蝦餃、流沙包、開口叉燒包、鮮蝦紅米腸、皮蛋瘦肉粥等,此外新雅的經典名菜,新雅滑蝦仁、蠔油牛肉等點單率依舊很高。
為了吸引更多來客,新雅茶室提供不少上海本地小吃供應。從油條、糍飯糕“四大金剛”到小餛飩、小籠包等各式點心,每天都可以來換著花樣吃。
如今,茶室裏的新面孔也出現了不少。諸多80、90後年輕人通過網絡了解到了新雅的早茶文化,會在玩好一個通宵後,趁著餘興來到這裡。而新雅也針對年輕人推出了不少新品,譬如這迪士尼款新雅月餅。
隨著新雅茶室的回歸,老字號在傳承中創新,成為了人們抹不去的歷史記憶。
新雅粵菜館
早茶營業時段(每週一至週日)7:30-10:30
地址:南京東路719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