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住在沒電梯的老小區多層高區,爬樓機成了連接他們與這個社會的“隧道” 讓“懸空老人”下樓路不再坎坷
今年夏日的一天,81歲的王興産由兒媳婦扶著,顫顫巍巍坐上爬樓機,來到底樓,換上輪椅,踏上每週三次的“血透”之路。
同一天,69歲的傅景芳,也坐著爬樓機下了樓。她本來要去一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好居委幹部幫她把事情代辦了,她就和趕來看她的阿弟出去聚了個餐。
衛雲芳比他們早一天下樓。62歲的衛雲芳預約了那天上午的爬樓機,1個小時的時間,夠她出門去買接下來三四天的菜。
住在上海不同區域的這群老人,有個共同的稱呼,叫作“懸空老人”。他們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小區的多層高區,或因殘疾,或因年老,再也爬不動樓梯。在短期內加裝電梯難以實現的前提下,爬樓機成了連接他們與這個社會的“隧道”。
被爬樓機解救的家庭
7時不到,殷行街道一個多層小區的5樓,爬樓機操作員何師傅已經等在門口。門開了,他攙著王興産老人坐上了爬樓機,為他繫上安全帶,一邊扶住椅背上的把手,按住開關,沿著樓梯,慢慢地往下走。大約6分鐘,爬樓機抵達底樓,老王的兒媳孫小琴在何師傅幫助下,把老王攙上輪椅。
老王患有尿毒症,已經十幾年了。最初他在家做腹透,後來腹膜壞了,改為血透。“他現在就像個嬰兒,睡著時比清醒時多。”孫小琴是家裏照顧老人的主力,現年59歲的她給老人煮飯、喂藥、洗澡擦身,做得井井有條。
孫小琴記得,第一次去醫院做血透,正是8號線開通的第二天。那時沒有爬樓機,出門一趟,他們要請鄰居、朋友來幫忙,一個人背、幾個人扶,走兩層,歇一歇。每次上下樓都是一場興師動眾的“大工程”。
上海電動載人爬樓機租賃服務試點始於2013年。起初,爬樓機是作為助殘設施推出的。後來,一些區考慮到區域內大量老人居住在沒有電梯的多層公房內,就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作為實事項目推廣,緩解部分行動不便老人的上下樓問題。
孫小琴説,她是2015年通過居委會知道這個項目的,只要2元錢一趟,一上一下4元錢,而且憑殘疾證可以領券免費使用。
曬曬太陽透透氣的需求
如果説王興産的血透之路屬於“剛需”,衛雲芳的買菜之路則更像是社交需求。
與王興産一樣,長白新村街道的衛雲芳也住在一個老小區的5樓。衛雲芳2013年開始使用爬樓機,因為股骨頭壞死,她換過髖關節,膝關節後來也換過。衛雲芳獨居,借助爬樓機一週下樓兩次,主要是去買菜。這個季節,她喜歡買點蝦、裏脊肉或者鴨翅膀,再買點蔬菜。跟鄰居閒聊幾句、跟賣家討價還價,都讓她心情愉快。但讓衛雲芳感到不便的是,有時候想預約的時間會預約不上。
這也是楊浦區殘聯近期調研時發現的問題。調研顯示,近年來楊浦爬樓機服務受益人次達2.2萬餘人次,老人出行目的90%為看病、血透、康復、理療等,走親訪友、活動僅佔10%。造成比例懸殊的原因,並非是老人沒有社交需求,而是供需不平衡。
海陽養老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在楊浦承接了6個街道的爬樓機服務。“爬樓機服務一般提前一週預約,目前確實供不應求,一般我們會儘量幫用戶協調時間。”海陽公司平臺主管徐靜説,為了滿足需求,最近公司也有增加爬樓機的設想。
能否像“打車軟體”一樣方便
爬樓機救過傅景芳一條命。這話不算太誇張。傅景芳家住長橋街道某小區6樓,去年突然吐血,倒在家裏。她爬到電話機前,給兒子、居委幹部打了電話。兒子趕回來,要送她去醫院,又擔心急救車沒辦法很快趕來,就打電話給了一直聯絡的爬樓機操作員小周。小周立即趕來了,用爬樓機把她送到樓下,在門口上了計程車,一路趕到華東醫院。傅景芳被搶救了回來,醫生説幸好送醫及時。
傅景芳也是爬樓機的“常客”。傅景芳每週大概下樓2至3次,主要是去醫院看病配藥、買菜、和親戚朋友吃飯。有時候碰到同事、同學,看人家生活不便當,她還會主動跟人介紹爬樓機。“當然,最方便的肯定是加裝電梯。”傅景芳説,小區裏也有這樣的呼聲,但這事太複雜,必須要有人牽頭,協調方方面面。孫小琴也提到了裝電梯,又覺得電梯的夢想有點遙遠。
無論服務提供方,還是服務購買方,都在想辦法緩解資源緊張的局面。除了區級政府的統籌購買服務,一些基層街道也在想辦法為老人們解決困難。去年,殷行街道通過購買服務,增加一台設備及一名服務人手,專門為本街道居民提供服務。楊浦區殘聯也準備在需求人數集中的小區設置服務點,配備服務人員。
“也要讓老人共享更高品質的生活。”有的老人家屬設想,預約爬樓機,能否像“打車軟體”一樣方便?能否讓老人來一場“想走就走”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