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百萬下崗職工搭起就業“橋”上海在全國率先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破解國企職工分流難題
上世紀90年代,上海産業結構大調整的大幕徐徐拉開,全市下崗職工高達100萬。就業是民生之本,“人往哪去”成為一道上海轉型發展道路上的必答題。
曾長期作為上海“母親工業”的紡織工業,首當其衝站在了歷史轉折的關口——1992年利稅降至13億元,丟失了産業龍頭地位,由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向技術資金密集方向調整迫在眉睫,但55萬紡織大軍如何分流,勞動力如何實現安全大轉移?
1994年底,經市婦聯牽線,市紡織局與上海航空公司決定在紡織下崗女工中招收空中乘務員,18名職工經過層層選拔實現了從“紡嫂”到“空嫂”的轉身。“空嫂”上天,在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帶動社會各界積極吸納紡織職工,一大批紡織女工實現再就業,成為上海率先開展再就業工程的標誌事件之一。
時任上海市領導強調,再就業不能僅靠政府一家託管,必須多管齊下,形成社會合力,為下崗職工離開企業到社會再就業建立“安全通道”。1996年,上海成立了再就業工程領導小組,調動全社會力量,分流下崗職工。1996年7月,上海市政府決定在下崗職工相對集中的紡織、儀電兩個行業進行試點,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既不讓下崗職工滯留在企業內部,又不簡單把他們推向社會。
再就業服務中心的建立,為下崗職工搭起了一座“橋”,使他們獲得了寶貴的“過渡期”:中心為他們保障基本生活,並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從技能和心理上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引導他們向區縣分流、由第二産業向第三産業轉移、生産自救或自謀職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門診醫療費、社會保險費由中心承擔,資金則由政府、社會、控股(集團)公司三方共同籌集。
兩個中心正式掛牌運作的半年內,就有11.5萬下崗職工進入中心,其中有5.8萬人通過中心實現了再就業,取得了初步成效。此後,輕工、廣電、冶金、化工和建材等行業也採用相同模式,全市共建立了308個再就業服務中心,為解決國企職工分流的難題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到2001年,全市累計進入中心的98萬下崗人員全部分流完畢,勞動力市場機制也已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此後,上海又在全國首開先河,由政府根據勞動力市場顯示的供需信息,拿出培訓項目,向社會培訓機構進行網上招標,保證了每年至少有10萬人次通過高品質的職業培訓順利獲得就業。2001年,在總結再就業工程經驗的基礎上,上海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國率先推出“4050工程”,重點安排40歲左右女性和50歲左右男性就業困難群體的再就業,並把原來政府大包大攬的“救濟式”投入改為政府支持和市場化、社會化運作相結合,開闢出了城市就業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