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淩晨近2000名崇明籍計程車司機有回家需求苦於沒公交,區交通委跨前一步主動作為——崇明的哥“回家難”成為“過去式”
在上海市區當計程車司機,是崇明人出島謀生的一大行業。據不完全統計,崇明大約有3.5萬名“的哥”,每天平均近2000名崇明的哥有進出島回家的需求。但每天淩晨3時至5時,他們中的不少人卻苦於沒有公交難以回家,這樣的難題存在了10年之久。
的哥們的淩晨通勤需求如何滿足?今年崇明區交通委在大調研中又一次觸碰到這一難題,最終,他們讓這一難題成為了“過去式”。
坐“黑車”回家安全隱患重重
白天在市區當計程車司機,下班後的回家難卻成了崇明的哥的心病。為啥?因為計程車司機一般要工作到淩晨2時才結束,再進行一些汽車保養、洗車、停車的工作,直到淩晨3時才能交接班。目前,崇明的進出島公交到21時就沒有了,通往崇明的客輪也于18時停運。每天淩晨3時至5時的哥回家時段,沒有公共交通可以搭乘。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崇明的哥只能拼坐“黑車”回家。崇明的哥吳師傅稱:“有時實在沒辦法就將車停靠在路邊,躲在車裏睡一會兒,等天亮後有了公交車再回去。”
搭“黑車”可以早點回家,但這些“黑車”不僅沒有營運資質,車況也不盡如人意,更危險的是司機有時疲倦開車,車輛還有超載現象,安全隱患重重,的哥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崇明的哥回家難已經存在10年了。崇明交通委副主任倪朝輝告訴記者,為解決這一難題,崇明交通委曾想過一些辦法。“我們曾考慮開通班車接送崇明的哥,但遇到政策瓶頸。原來,按照公安部、交通部相關規定,淩晨2時至5時,高速公路上禁止運營大客車。長江隧橋橋長10公里、隧道長8公里,再加上引橋部分,全程有26公里屬於高速公路。受制於此,班車無法開通。我們也曾對在寶山地區租住公租房、廉租房的崇明的哥進行一定的補貼,但租房一方面開銷不小,另一方面家裏照顧不到,很多司機還是想著要回家。”
不坐等政策改變,積極爭取
的哥們的回家需求擺在面前,崇明區交通委主任張永恒説:“我們不能坐等政策改變,要主動向上級部門反映,積極爭取。”
今年通過大調研,崇明區交通委不僅進一步摸清老百姓的需求,工作中的思維方式也在轉變。“以前,解決問題只是想‘規範要執行,照著規範做沒錯’,但這樣做,有時會離百姓的訴求越來越遠。”張永恒深有感觸地説,“因為很多技術標準、行業規範是按中心城區的交通密度來考慮的,和崇明實際交通情況有出入。”
於是,一份份調研報告、一次次詳細的情況説明送到了有關部門的桌上。短短一年之內,相關單位就“崇明的哥回家難”一事召開了兩次專題情況報告會、3次專題協調會,大家反復研究討論,謀求共識。
這種跨前一步主動作為的做法,為解決難題贏得機會。今年4月,政策終於有所鬆動。國家相關部委頒布新的道路客運政策——市內100公里以內的短途線路,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不受淩晨2時至5時禁止運營大客車的限制。
機會來了!崇明交通委立即聯繫客運企業,開通5條從崇明至寶山顧村、淞南等地雙向的定制客運線路。同時,通過強化駕駛員夜間行車安全培訓、車輛全程GPS監控等措施,來提升安全保障。定制包車與“黑車”不同,人人有座有保險,超載不出票,大大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乘客們在網上預約購票後,現場驗票就可放心乘坐,票價為20元左右。
定制客運線路開通備受歡迎
從今年6月底至7月中旬,由上海馨星和驛動兩家汽車服務公司陸續開通5條定制客運線路,往返于崇明南門、新河、新民、堡鎮至寶山的淞南和顧村大家園地區,主要服務崇明籍出租駕駛員群體的夜間通勤。目前兩家公司共投運了10多輛新能源客車,主要是32座純電動客車。線路開通後,不僅崇明的哥可乘坐,夜間赴市區就醫、乘坐高鐵、紅眼航班等市民也可方便乘坐這些定制客運班車。至7月底,乘客上座率達到40%,日均運輸乘客接近200人次。隨著宣傳範圍不斷擴大和崇明的哥之間的口口相傳,乘客上座率顯著上升,至8月底,日均運送乘客已接近400人次,上座率達8成。
8月,崇明區交通管理部門對營運企業進行實地走訪,一方面檢查企業安全生産責任制落實情況,另一方蒐集企業的營運情況和崇明的哥乘坐反饋。經了解,大多數崇明的哥對定制客運線路的線路走向、停靠站點、運營時間、票價等表示滿意,不過他們也希望政府部門協調開通更多線路,尤其是崇明東部地區。目前,相關營運企業正積極籌備新增運力,著手研究新開線路方案。
同時,崇明區交通管理部門會同崇明巴士公交公司對陳家鎮和浦東地區進行了多次踏勘,在徵求的哥意見的基礎上,9月15日新開通一條從陳家鎮至浦東北路五洲大道的E乘巴士定制公交線路,以滿足崇明東部地區的哥通勤需要。另外,考慮到崇明農村地區的實際特點,區交通管理部門擬協調屬地政府在定制客運線路的相關停靠站點新辟非機動車停車區域,以解決“最後一公路”出行問題。
全方位、多層次的出行需求,需要多種多樣的辦法去滿足。張永恒感慨道:“有些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想、不願想、不敢想。大調研讓我們深入群眾,看到、摸到、感受到群眾的實際需求,使我們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