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四寶”“走月亮”尋找上海人的中秋記憶

2018-09-25 08:56:10|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今日焦點 | 吃“四寶”“走月亮” 尋找上海人的中秋記憶

  中秋之夜,月圓,人團圓。這一天,是月亮最圓的日子,也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有人説,萬水千山走遍,所見的月亮,始終都沒有故鄉的明月皎潔。因而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説,中秋都有深深的記憶。上海人過中秋不僅少不了月餅,更有鴨子、芋艿和毛豆,合稱“四寶”。無論是物質貧乏的年代,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後,中秋所寄託的那份濃濃親情始終沒有改變。

吃“四寶”“走月亮”尋找上海人的中秋記憶

圖説:豫園中秋綵燈融入了民俗文化工藝特色。楊建正 攝

  月餅創新爭艷

  口味回歸傳統

  在1954年8月的新民晚報上曾經刊登過一篇《本市準備大批副食品供應市民歡度中秋》的文章,其中提到,“今年供應的月餅不但數量上有了增加,花色品種方面,除原有的百果、金腿、豆沙、豆蓉、椰蓉等餡子外,又新添了一種蘋果醬月餅,不但味道細膩鮮潔,還具有水果香味;今年百果月餅餡子,放入新疆無核葡萄幹後,比以往的更加好吃。”

 

吃“四寶”“走月亮”尋找上海人的中秋記憶

圖説:1954年8月29日《本市準備大批副食品供應市民歡度中秋》。

  由此可見,早在解放初期,上海人對於月餅的口味就已非常講究了,但當時月餅的供應還是非常有限,在改革開放之後,月餅供應量已經大大提升,特別是到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不少來自境外的品牌也紛紛介入,新雅粵菜館行銷策劃總監李玨回憶,當時的上海月餅界已經有“狼真的來了”的擔心。

  2000年中秋節前夕,新民晚報記者在南京路上一家食品店前觀察近半個小時,除了有4個消費者買了鮮肉月餅外,拎著月餅出店門的一個也沒有,而此時正是客流高峰時段。一位營業員説,“買散裝月餅的很少,總的銷量大約要比往年跌去3成左右。”

  經歷了陣痛期,滬上的各大老字號除了繼續創新之外,也重拾傳統口味。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受追捧的月餅並不是什麼網紅口味,而是前幾年一直被詬病的五仁。從滬上各大月餅老字號的銷售來看,雖然網紅口味起了“蓬頭”,但是顧客們鍾情的還是像五仁、椰蓉、細沙等傳統口味。特別是在中秋節過後,在申城的一些老字號企業,如杏花樓、新雅等,中秋節後排隊購買散裝月餅的顧客依然不少。經歷了“看包裝買月餅”的非理性消費階段後,傳統月餅真正成為平價美食。

  今年中秋之前,上海杏花樓500箱月餅首次登陸美國華盛頓、洛杉磯等五個城市,一經銷售即被一掃而光。

  “四寶”必不可少

  選擇越來越多

  在1950年中秋節的時候,新民晚報曾經刊登過一份《中秋菜單》:

  (一)團圓獅子頭(二)母子相會(紅燒雞加蛋) (三)蔥油燒芋艿(四)素什景(錦)(五)扁尖鴨雜湯(六)豬肝腐衣羹

吃“四寶”“走月亮”尋找上海人的中秋記憶

圖説:1950年9月26日《中秋菜單》。

  中秋之夜的團圓飯,凝聚幾多思念,承載著傳統文化的世代演繹和情感歸屬,其帶來的不僅是一種儀式感,更讓我們找到文化的根。從上海人的中秋這頓飯來看,不僅要有月餅,也少不了鴨子、芋艿和毛豆。

  農曆八月正好是芋艿上市時節,而且江南方言芋艿諧音“運來”,所以,中秋吃芋艿,不僅一享口福,而且表示好運連連。毛豆,又稱“毛豆莢”,“莢”音諧“吉”,表示吉祥如意。在乾燥的秋季吃鴨子,也是對身體頗有裨益。

  雖然今天只要到菜場就可以買到這三種食材,但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即使是在改革開放之初,不少食材都是要憑票供應的。

  在1982年9月7日的新民晚報中寫道,“今年國慶中秋的各種食品供應比較充沛,豬肉、羊肉、家禽、名酒、啤酒、月餅等都超過去年水準……一般居民憑小菜卡每戶供應牛肉一斤。鮮蛋每戶增加一斤,並可選購皮蛋十隻。豆製品定量每人增加供應四分,黃豆芽定量每人三分,綠豆芽每人三分。市區、郊區憑九月份糖票一律每人增加一斤。前門牌香煙九月下旬憑票每戶八包。節日期間,市區、城鎮居民每人增加食油(菜油)五兩,麻油一兩,郊縣社員每人增加食油二兩。十月份的粳米供應量每人為五斤。”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情況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在1994年9月12日的新民晚報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據悉今年肉鴨市場供應量將達二三百噸。白鴨、填鴨、烤鴨、醬鴨等生熟品種在穩得福10家連鎖店均有供應,陜北、烏北菜場的分割鴨、包裝鴨20余噸已上櫃;一百多家農貿市場裏的江蘇草鴨、青浦白鴨、紹興毛鴨、江西野鴨和美國綠頭野鴨也紛紛應市。”

  現在上海人中秋食品消費不僅是量往上走,而是檔次也上去了,大閘蟹、波士頓龍蝦等高級食材也紛紛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

  老風俗存記憶

  新習俗更時尚

  已故文史掌故大家鄭逸梅在1956年9月19日的新民晚報上刊登過一篇《中秋舊俗》的文章,其中提到,供奉月裏嫦娥的香鬥,特別是當時城內新北門南香花橋,小東門萬雲橋,這兩處的大香鬥,更為有名。凡南市一帶的居民,中秋“走月亮”,總要繞到這兩處來看熱鬧,中秋夜還有“走三橋”的舊俗,就是乘著皓月當空,蟾光如水,在大街小巷間兜著圈子,疏散疏散,所謂“三橋”,乃是從家門出發,經過橋梁,到目的地再回到家門,要走過三橋。

吃“四寶”“走月亮”尋找上海人的中秋記憶

圖説:1956年9月19日《中秋舊俗》。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今天的人們,已經不太在乎究竟走過多少橋,而在中秋夜外出賞月則越來越時尚。

  2003年9月12日的新民晚報曾經刊登過《看上海人熱熱鬧鬧過中秋》一文,其中提到,從南京西路步行街一路直至陳毅廣場,外灘沿街兩側的人行道上都擠滿了出門散步的人群。霓虹燈下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國際會議中心和黃浦江上閃動的水上巴士引得路人流連忘返,城隍廟、新天地也是遊人如織。

吃“四寶”“走月亮”尋找上海人的中秋記憶

圖説:2003年9月12日《看上海人熱熱鬧鬧過中秋》。

  這兩年,傳統文化則越來越多地融入到人們的賞月活動中。在民俗專家看來,在中秋之夜外出賞月,不僅是人與自然對話、溝通的良機,也是實現人際關係協調的有效途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