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快遞,就是紙箱和膠帶。每次拆包裹,撕膠帶就要費一番功夫,紙箱拆完也就扔了,實在可惜。這是許多消費者對於快遞包裝材料的固有印象。
記者從上海郵政獲悉,10月起,上海市民可在全市所有郵政網點選購郵政1-6號新標準箱(也稱“輕裝箱”),平均減重20%,耗材更低碳環保;並推廣使用45毫米窄膠帶,通過一字形、十字形和井字形等科學的封裝方法,減少膠帶使用量。作為全國首批試點省份,上海郵政已經在指定的6個網點率先推廣使用可循環包裝箱(也稱“環郵箱”)。每個“環郵箱”可重復使用十次以上,破損後還能回收再造,真正實現“0”膠帶和“0”新增紙箱。據悉,雖然目前僅適用於上海至成都的定向快遞包裹,但這樣的模式還會逐步在其他城市推行,回收方式也將更加的多樣化。
據統計,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為313.5億件,共耗用編織袋約32億條、塑膠袋約68億個、包裝箱37億個、膠帶3.3億卷。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包裝垃圾的總體回收率小于20%,其中紙盒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膠成分,其回收率幾乎為零。
目前,中國郵政已針對這一不環保現象,全面啟動綠色包裝工程,推行包裝減量、膠帶瘦身、循環回收、品牌推廣四大計劃,力爭實現企業生産運營過程中的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和可循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