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藝 一張流動的城市文化名片

2018-10-15 08:56:22|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 街藝,一張流動的城市文化名片

  沒有繁複的配器,甚至無伴奏,純人聲的阿卡貝拉也能唱出《走進新時代》的波瀾壯闊;電子琴、哨笛、吉他和鼓的組合讓《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重又喚回心中激情燃燒的歲月;而冬不拉、薩克斯、馬頭琴的演奏,則讓“那遙遠的地方”不再遙遠……10月13日,“輝煌四十載 邁入新時代——2018第四屆上海精彩街藝聯展”開幕活動在靜安大悅城中心舞臺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街藝聯展”已從去年的3個區擴展到在靜安、長寧、楊浦、黃浦、徐匯、虹口等6個中心城區。在“街藝節”期間,6個區都專設了“上海街藝展示表演點”,精彩街藝“零距離”地融入市民觀眾的日常生活,既是一道溫暖而美麗的城市風景線,也是一張流動著的熠熠生輝的城市文化名片。

街藝 一張流動的城市文化名片

圖説:街頭藝人在大悅城廣場上表演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老歌新唱更顯生機勃勃

  今年的“街藝聯展”適逢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部分年輕説我街頭藝人都是“80後”,對改革開放以來身邊景象的變化也很有體會。為此,他們特意將那些兒時“磨耳朵”的老歌融入自己的創意進行改編,唱出了屬於新一代的新氣象。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由王洛賓根據自己的情感經歷創作的一首民歌,是他的作品中傳唱度最廣的歌曲,為他贏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譽。拿著一把冬不拉登上過世界音樂節舞臺的宋柏華,自小就會哼這首歌,隨著對音樂理解的加深,他嘗試將配器減少,以突顯其質樸卻又不失韻味的曲調。柏華説:“這種審美趨向也是與時俱進的,現在的民謠流行乾淨質樸的曲風,所以我特地將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進行改編,去繁就簡,讓人感受到這樂曲本身的力量。”此外,《在希望的田野上》《紅旗飄飄》等歌曲被這批80後藝人們唱響,感受也和央視春晚舞臺上聽到的不同。有觀眾表示:“這群大孩子的演唱,給人感覺更有激情,能夠感覺到蓬勃生機。”

  為昨日開幕式壓軸的是水晶球達人胡啟志,通過“達人秀”“星光大道”等節目而廣為人知的他,可謂是最早被擁有粉絲的街頭藝人之一。即便現在頻繁登上炙手可熱的綜藝節目,但他卻説:“我最愛的,還是在街頭表演,能夠看到觀眾眼裏的光。”被很多年輕街頭藝人視作偶像的他,總被要求以過來人身份談體會,他的忠告是:“要做一個出色的街頭藝人,最重要的是享受在街頭表演的過程,不要去想會不會一舉成名的問題,它提供的是一個舞臺,而不是跳板,珍惜這個舞臺,盡情釋放,你會在觀眾的熱情反饋中獲得一切。”

   從“單打獨鬥”到“組團出道”

  主舞臺上,來自俄羅斯的丹尼斯把手裏的口琴吹得出神入化,《喀秋莎》熟悉的樂曲帶動著台下大媽們搖擺著身體;距離舞臺不遠處,巴西高蹺小丑李奧納多正將一隻彩色氣球扎成的小狗遞到孩子的面前。隨著近年來的不斷發展,“街藝聯展”平臺的影響力已越來越大。今年,有更多海外藝人加盟上海街藝大家庭,來自捷克、英國、俄羅斯、美國、新西蘭、巴西、多哥、喀麥隆、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等十多個國家的街頭藝人與來自中國二十多個省市70多個城市的共150余名中外藝人一起,在全市各個演出點為市民觀眾表演精彩的街頭藝術和節目。

街藝 一張流動的城市文化名片

圖説:俄羅斯藝人演奏《喀秋莎》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來自捷克的“捷克雅各布吉他組合”曾多次獲得過國際音樂大獎,他們常年活躍在各國街頭表演;還有英國的“蘇格蘭風笛表演”;美國的吉他彈唱,激動人心的“非洲鼓藝”;以及深受路人喜愛的南美吉他組合和來自中國台北的“氣球香蕉哥”等。

  和以往街頭藝人大多單打獨鬥、自成一體不同,今年在協會的牽線搭橋下,不少藝人紛紛“組團出道”。雖然很多組合都是臨時性的,但各展所長、互補所短,讓節目品質又飛躍了一個臺階。來自韓國的韓鐘洙和開散爾、李海濤、魏磊等用小提琴、吉他、馬頭琴和鼓組成了臨時樂隊,連續演繹了《阿裏郎》《巴郎仔》《掀起你的蓋頭來》《希格希日》《阿瓦人民唱新歌》等分別源自朝鮮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和佤族的歌曲,風味各異,迎來陣陣掌聲。

  來自新疆的開散爾説:“街頭藝人的表演個性化程度很高,但時間長了,難免略顯單調;根據他們各自不同的特色組團,能夠讓節目呈現更豐富的層次,也不容易讓觀眾厭倦。”

街藝 一張流動的城市文化名片

圖説:蘇格蘭風笛組合在行進中表演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有序管理留住“街頭藝人”

  街頭藝人的表演,上海雖然走在全國前列,但在世界範圍內看,不算起步早的。問韓鐘洙,韓國演藝力量如此發達,藝人有更多機會,為什麼要選擇當“滬漂”?他答地爽快:“演藝力量發達意味著競爭也十分激烈,關鍵是無論在韓國還是其他國家,街頭表演還是較為個人的事情,看似自由但也缺乏管理。所有人都想要去搶最熱的地盤,人多的地方往往隔幾步就有表演,尤其是像我們這種唱歌或是玩樂器的,大家都用大喇叭,很容易互相影響,誰也沒法盡情表演。不像這裡,管理有序,輪班上崗,每個人都能踏踏實實地表演。”

街藝 一張流動的城市文化名片

圖説:非遺手工藝展示吸引小朋友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自2014年10月,上海作為全國首個實現街頭藝人持證上崗的城市以來,四年時間裏,上海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隊伍已經從最初第一批的8位擴展到現在第十批,達到150余位,其中2/3是高學歷的年輕藝人。

  相比其他國家或者城市的街頭藝人,上海方面首屈一指的管理,大大減少了藝人的流失性。市演協會長韋芝告訴記者:“街頭藝人演出證不僅是他們能夠在街頭演出的許可牌,也是他們的‘護身符’,意味著他們告別了四處漂泊隨時會被驅趕的演出生涯,我們給予相對固定的演出點,讓他們輪流展示不至於互相傾軋,讓藝人們協同合作輪班為城市添彩。’”

  此外,藝人“自治”的管理模式,也杜絕了不文明現象的發生及不按時上崗的隨意性。首批獲得街藝上崗證的李雄剛説:“我們的藝人除了定點演出外,有些還會被選為管理員。駐場演出的團隊中必有一個是管理員,督促藝人持證演出、按時上崗、解決突發情況。此外,還有流動監察員會在不同的點進行觀察,按時記錄藝人是否著裝整潔、按曲目演出以及他們獲得打賞的數目。某個點若不論誰演都不能獲得打賞,就會取消,這也是協會保證藝人能夠獲得固定收入的考量之一。”

街藝 一張流動的城市文化名片

圖説:薩克斯組合演奏《玫瑰玫瑰我愛你》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相關連結】街藝聯展相關新聞

  開幕式之後,今日(10月14日),徐匯區保利時光裏舉辦“街藝展示表演”,水晶球達人胡啟志將在那裏展現他的技藝;黃浦區于10月18日在新天地進行中外街藝表演。新擴點的楊浦區將在10月20日專門在國際時尚中心組織一台精彩的街藝專場演出,中外街頭藝人再度集中獻藝。10月21日(週日),長寧金虹橋下沉式廣場將舉行本屆上海精彩街藝聯展的閉幕演出。

  據悉,自10月13日起至21日,在靜安區的靜安公園廣場、吳江路步行街、久光商圈步行街、靜安大悅城;長寧區的尚嘉商業中心、音樂角、金虹橋下沉式廣場;黃浦區新天地;徐匯區保利時光裏;楊浦區的大學路和國際時尚中心;虹口區的川北公園、月亮灣等各區表演點。經過精心排練的街藝表演節目精彩紛呈,每天都有40場次的中外街藝表演(每場2小時)輪番上演,在短短一週內達到近300場/次。

  一個個樂隊、一組組人馬正充滿活力地創新節目,走臺排練。在日復一日的街頭表演的積澱中,他們為構築更具溫度的城市文化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也錘鍊和提升了自己更貼近百姓、更經得起考驗的藝術水準。

分享到: